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以下为部分国家法律条文摘要:税务机关应当根据有关机关的决定、意见书,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将应收的税款、滞纳金按照国家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和税款入库预算级次缴入国库。——《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提高产品质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对产品质量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引导、督促生产者、销售者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组织各有关部门依法采取措施,制止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保障本法的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分析材料一中所涉及的相关市场主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坚持依法办事的意义。
材料二 十八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解放思想的理论依据。
全面建小康,离不开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请看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春市委市政府不断推动国有文化企业的发展,带动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并形成良性的竞争。按照“政府出资、市场运作”的原则,推动长春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长影就是一个文化体制改革的缩影。在改革之初,长影与其他国有电影制片厂一样陷入了困境。经过脱胎换骨的改革,如今的长影已成为集旅游、电视、电影、洗印4大产业比翼齐飞的新型电影企业,并转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现在,长影集团以丰富的市场经验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沉着应对,正在成为崛起的“东方好莱坞”。
材料二:长春市财政逐年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财政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建起了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体育馆,并免费开放。乡镇全部兴建了文化站,所有农村都建起了文化活动室,健身场所.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长春已基本形成,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者。
(1)根据材料一,从我国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角度分析长春长影集团怎么能够成为崛起的“东方好莱坞”。
(2)根据材料二,分析长春市财政专项资金的安排是如何体现财政作用的?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学雷锋运动”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雷锋精神激励了无数的成长中的青少年。 今年是毛泽东题词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雷锋精神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对人们的工作、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市场经济来了,还要不要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不是大家都应该学?雷锋精神是否过时?……针对这些质疑,某企业开展了关于学习雷锋精神的大讨论,并组织了“全员创先争优学雷锋,为民服务见行动”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企业开展学雷锋活动的经济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实物和资料毁弃或流失、传承后继乏人、过度开发破坏等问题。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1)我省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何重要意义?6分
(2)目前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皮影戏等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面临失传和消亡境地。在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内容和形式的陈旧,发展环境艰难。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6分
(3)针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状况,某校学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准备向社会发出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倡议书。
请你为倡议书拟定一个题目并简要写出这一倡议书应包括的内容要点。6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国家的兴衰、国家的发展系于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一个国家有没有前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一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首先要看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的日常工作既平凡又不平凡,教师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广大教师应当成为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身,做品格优秀、业务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
(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温总理上述讲话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6分)
(2)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影响人。文化是如何影响人的,谈谈你的认识。
2008年是中华儿女对国家对民族的情感密不可分之年,是中华民族精神得以高扬之际。在奥运火炬传递的时候,西方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企图阻挠和破坏圣火传递,海外的华侨华人喊的都是“中国加油”;在四川汶川地震重大灾害面前,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承担起减灾救灾的;社会责任,驱动着人们自发地喊出“汶川加油”、“中国加油”。这看似巧合,但它验证了潜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反映了当代中国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1)结合材料说明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何意义?
(2)你认为应该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