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对封建国家而言,农业的发展可使人民安居乐业,人丁兴旺,使国库粮仓充盈,既可内无粮荒、动乱之虞,也可外无侵扰之虑。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立国之本”,而把商业(有时也包括手工业)当成“末业”来加以抑制。下面关于这一政策的评价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A.在封建社会初期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政权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 |
B.人为地割裂农工商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商业的发展,农业、手工业也受到限制 |
C.过多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破坏了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 |
D.与中国国情相吻合,使中国古代农业长期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
张之洞在《劝学篇》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文。”下列观点突破了张之洞主张的是
A.“师夷长技以自强” |
B.“以中国![]() ![]() |
C.“启民智、伸民权、设议院” |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下列历史记载最能体现清朝设立军机处的意图是
A.“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
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 |
C.“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
D.“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说:“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下列不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
A.主张以相权来制约君权 |
B.提出了新的近代社会方案 |
C.提倡以学校议政来修补封建制度 |
D.认为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
中国象棋棋子中的“炮”,有时也写作“石”字旁。“火”字旁的“炮”出现最早应在
A.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B.唐宋时期 |
C.元明时期 |
D.晚清时期 |
下列对《中国古代丝织业分布图》解读不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中国丝织业中心仅局限于黄河流域 |
B.唐宋时期中国丝织业发展水平南北趋于平衡 |
C.元明清时期中国丝织业重心在东部地区 |
D.我国古代丝织业重心与古代经济重心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