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 B.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 |
C.法律是治国重要手段之一 | D.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
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
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的铁路建造于
A.洋务运动期间 | B.戊戌变法期间 |
C.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期间 | D.辛亥革命发生时 |
辛亥革命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推翻了清朝反动统治,结束了帝制,而且是一场社会革命,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辛亥革命对改革近代习俗起到的作用有
①辛亥革命后,政府颁布男女礼服的形制,新服饰走向社会中下层
②辛亥革命后,政府颁布《剪辫通令》,革除结辫陋习
③提倡“自由、平等"文明精神,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
④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颁布《不缠足会草例》,促进不缠足运动的开展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抗日战争爆发后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的因素不包括
①日军以“委托经营”“军事管理”等形式进行吞并
②官僚资本的压榨
③美国商品的大量涌人
④国民政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此后苏维埃政权
A.采取余粮征集制 | B.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
C.实施新经济政策 | D.颁布新的土地法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