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在研究经济发展模式时发现:上个世纪20年代,苏俄国曾实行“新经济政策”,中国曾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30年代美国推行了罗斯福“新政”;90年代邓小平又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上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
|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
|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
| D.“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 |
1922年,陈独秀在《造国论》一文中说:“在中国这样的殖民地状况之下……无产阶级革命的时期尚未成熟,只有两阶级(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的国民革命的时期是己经成熟了。”陈独秀这是在解释和宣传
| A.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针 |
| B.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
| C.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第一个党纲 |
|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
20世纪初到中国访问的美国学者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信中的“政治改革运动”
| A.首先爆发于上海 | B.使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
| C.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 D.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
“少年壮志扫胡尘,叱咤风云革命军。号角一声惊睡梦,英雄四起唤沉沦。剪刀除辫人称快,铁槛捐躯世不平。”该诗中提到的“胡尘”是指
| A.封建制度 | B.满清政府 |
| C.西方列强 | D.北洋政府 |
梁启超曾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
| A.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 | B.推翻了封建帝制 |
| C.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 D.实现了民族独立 |
1851年和l911年都是农历辛亥年,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最主要的相同点是
| A.革命的力量 | B.革命的手段 |
| C.革命的目标 | D.革命的指导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