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2年2月11日,《神州日报》发表了《但闻人语响》的漫画(如图),描绘了有人听见从遥远的紫禁城传出了“逊位”的声音。对此画解读正确的是

A.民众要求建立中华民国的愿望 B.民众对袁世凯贪恋皇权的厌恶
C.报刊舆论对政局发展起决定作用 D.革命党人对结束封建帝制的期盼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6年4月19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漳州龙海马崎村举行了盛大的祭祖仪式。这种“认祖归宗”的情节源于古代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井田制

“儒学之盛,古称邹鲁,今在闽越。……漕运之利今称江淮,关河无闻。……陆海之利今称江浙甲天下,关陇无闻。灌溉之利今称浙江太湖甲于天下,河渭无闻”。对材料主旨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关中地区已经失去作为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
B.经济和文化重心整体上呈现南移的重要趋势
C.文化重心的不断南移带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D.经济重心南移主要得益南方优越的地理环境

中国近代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推动中国革命不断发展进步。根据下表中无产阶级队伍人数的变化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时间
1842——1894年
1895——1911
1912——1919(五四运动前)
人数
10万
60万
200万


A.第一阶段无产阶级主要分布在洋务企业里
B.第二阶段无产阶级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
C.第三阶段无产阶级已经以马克斯主义为指导
D.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促使中国革命即将转型

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入仕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①官僚政治体系的确立②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
③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④文官做相便于限制其权力

A.① ② B.③ ④ C.① ③ D.② 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