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下表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 类别 |
成都(%) |
北京(%) |
| 衣食住行 |
68 |
23 |
| 书籍教育 |
23 |
32 |
| 娱乐享受 |
9 |
45 |
A.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
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对于一个生活在明朝时的人,下列说法有可能发生的是
①喜欢画年画②读了许多带插图的小说
③喜欢听京剧 ④在科举考试中用颜体书法写了一篇八股文,高中榜首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宋代城市商业发展”课题的过程中,搜集到了下列素材,你认为其中最有价值的是
| A.司马光主编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
| B.“南海一号”沉船打捞出的青花瓷片 |
| C.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摹本 |
| D.苏轼的《洞庭春色赋》手迹拓片 |
某同学想临摹行书字帖,应选择下列著名书法作品中的
《汉书·艺文志》:“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对以上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①隶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出现的 ②隶书的发明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③隶书便于书写 ④隶书是由甲骨文直接发展演化而来
| A.②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①④ |
“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这说明
| 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
| 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
| 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
| 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