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胜利召开。大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发展目标。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这是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
注: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50%——60%,美国为65%,日本是60%,英国高达71%。
材料二 近十多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 D P的比重从53 .4%下降到39 .74%;企业盈余占G D 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 D 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
材料三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1年翻一番”。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理由(11分)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强调,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党为什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谈一谈应怎样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
高中生是重要的消费群体,在目前居民消费总水平持续攀升的情况下,如何科学合理消费变得越来越重要。某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围绕“合理消费”的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第一小组的同学调查了本校同学对目前消费的看法。
甲说:“现在物价涨幅那么大,以后还不知能涨到什么程度,有钱就赶快花。”
乙说:“物价上涨已经使得人们手中的钱无形中贬值了,现在更不能消费。”
丙说:“消费需要考虑自己的收入情况和需要,不能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如果该班邀请你参加讨论,在甲、乙、丙同学的消费观念中,你更推崇哪种消费理念?并阐明理由。
第二小组在社会调查中发现,若干年前,人们普遍存在“闲时吃稀,忙时吃干”、“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观念。然而,社会的高速发展却以无法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吃饭追求营养,穿衣追求时尚,精神追求愉悦、享受”的消费观已为更多人所赏识。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人们观念变化的原因。
第三小组在调查中发现,二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初,西方曾经形成了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三高”发展模式,给全球资源、环境带来极大压力。当前,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消费的升级,如何造就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请你为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由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副主任郧文聚研究员和中国农业大学宇振荣教授合作完成的《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理论、方法和技术》专题研究报告称,中国在新农村建设和土地整治过程中,由于缺乏生态景观理论和技术指导,致使原有村庄的乡土气息消失殆尽,出现严重的“景观污染”或“千村一面”现象,导致孕育不同地域文化的生产、生态和生活的乡土景观严重受损,生物多样性降低。
针对中国农村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城乡一体化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郧文聚等在专题研究报告中提出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中的生态景观建设战略,内容包括提高土地整治规划的综合性和科学性、做好土地整治生态景观规划和建设示范、加快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科技支撑、把握不同类型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关键环节等4个方面。
请你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几条合理化建议,并阐述其唯物论和认识论依据。(9分)
材料一:西湖LOGO蓝白二色,好似勾勒一幅水墨画,巧妙融合“一湖一月一潭一印”四大元素,既有杭州东方品质之城内涵阐述,又有幸福和谐之湖的直观感受。LOGO以中国传统水墨画表现手法,辅以中国印,体现出了西湖文化景观历史的源远流长。LOGO中的潭由三个白色圆点变形而来,包含“三生万物”的内涵理念,表达出西湖大气开放的包容性。
材料二:青岛被称为“帆船之都”,杭州则要打造“东方休闲之都、品质生活之城”。青岛的旅游一直被“三冷三热”和游客停留时间短暂等老问题困扰,而在杭州,市政府出台大型奖励旅游政策,向全国旅行社推广;旅游配套设施完善,西湖周边的交通管理措施严格规范;申遗成功又增添了西湖的旅游价值。作为长三角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游客量最多的旅游集散枢纽,杭州旅游集散中心近几年来发展势头迅猛。(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和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西湖LOGO在1500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的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相关知识,分析杭州旅游市场发展迅猛的道理?
材料一:以美色和美味作为标准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传统方法,超市中的苹果干、梨干如果是褐色,就少人问津,转而购买那些洁白或淡黄色的产品;火腿香肠掰起来有韧性,咬起来很劲道,这都是食品添加剂中的磷酸盐的“魔力”。在现代工业生产的食品中,食品添加剂可以说无处不在,添加剂是现代食品行业的支柱。在我国,已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0多类约2000种,使用都有严格限量标准。添加剂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滥用。
材料二:2012年7月15日 “浙江食品安全百日大整治"正式启动,整治行动号称史上最严厉:最严格的准入、 最严格的管理、 最严厉的处罚、 最严厉的问责。整治的重点是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
材料三: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不断提高,从化妆品到食品,从建材到家具等领域都已逐步引入了“无添加”的概念,研发“无添加”产品。甚至一向以色彩绚丽作为卖点的涂料产品都加入其中,比如某商品“无添加”系列墙面漆采用了“无添加净化科技”,在产品配方和生产过程中未人为添加甲醛、苯及其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以达到层层净化的效果。((1)上述三则材料如何体现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评析“只要整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食品就安全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谈谈满足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