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A.中体西用的倡导者 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C.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D.实业救国的践行者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年代
全民
集体
公私合营
私营
个体手工业
开始年
41.5
3.2
4
30.7
20.6
结束年
54.5
17.1
27.2
0.04
1.2


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

A.19461949 B.19521956 C.19661976 D.19781982

下图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经济政策的变化 B.工业结构的调整
C.农业经济的波动 D.中苏关系的变化

1964年到1982年期间,前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取代了“改革”的提法,随之出现的是

A.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 B.破坏法制现象得到纠正
C.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立 D.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结果是

A.国家开支显著上升 B.农产品数量明显增加
C.银行数量不断增多 D.美元逐渐升值

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