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青藏高原的冰川和湖泊是气候变化敏感的指示器,随着全球变暖,青藏高原目前正发生的环境变化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青藏高原地区的环境变化是(   )
①珠穆朗玛峰雪线下降                   ②多年冻土融化加深
③部分湖泊面积扩大                     ④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升高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了(   )

A.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B.陆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C.陆地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D.陆地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随着当今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我国将来有可能出现(   )

A.1月份0 ℃等温线将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B.海南岛的面积比现在要大
C.某些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
D.我国暖温带将向南移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当北半球冰雪覆盖面积与欧洲面积相当时

A.是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 B.北极地区观看极光的最佳时期
C.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D.塔里木河进入汛期

从图中可以看出,月均温的高低与冰雪覆盖面积呈负相关的是

A.只有北半球的1月 B.只有南半球的4月
C.只有全球的7月 D.全球全年都是

净初级生产量指在初级生产过程中,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中扣除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掉的那部分能量。图12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随气温变化图,图13为净初级生产量随雨量变化图。完成22~23题。

仅考虑气温的影响,净初级生产量

A.随气温升高而增加 B.随气温升高而减少
C.最大值约在25℃ D.随气温升高先增后减

下列生态系统中净初级生产量均值最大的是

A.温带沼泽湿地 B.针叶林
C.中纬度草地 D.荒漠

图10为陆龙卷照片,图11为1955-1967年美国陆龙卷的分布图(图上数值表示观测到的陆龙卷次数)。完成20~21题。

与陆龙卷形成原理相似的是

A.寒潮 B.伏旱 C.台风 D.季风

关于美国陆龙卷分布规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从沿海向内陆递增 B.山区和森林地区比较少
C.西海岸地区没有分布 D.五大湖区多于墨西哥湾沿岸

2011年10月,欧洲南方天文台将在图8中某处选址建天文台,安装世界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完成16~17题。

天文台的最佳选址是

A.a地附近 B.b地附近 C.c地附近 D.d地附近

该地成为全球最佳的天文观测点之一,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是

A.海拔低,沙漠广布 B.海拔低,空气洁净
C.海拔高,终年干燥 D.海拔高,冬季湿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