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各细胞都含有两种核酸 |
| B.具有核膜、核仁的细胞是①②③ |
| C.②③④一定是异养生物 |
| D.③的摄食行为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将植物放在密闭透明的玻璃小室内,置于自然光下培养,假设玻璃小室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一昼夜测得玻璃小室内CO2浓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光合作用发生在6~18时 |
| B.与B点相比,C点光合作用产生ATP的速率较大 |
| C.DE段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气孔关闭,CO2吸收速率减小 |
| D.经过一昼夜的新陈代谢后,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含量减少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
|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
| C.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 |
| D.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
下图是高中生物有关实验操作或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是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图像,若要看清分裂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右移 |
| B.图乙是观察黑藻细胞的细胞质流动的图像,可用叶绿体作为参照物 |
| C.图丙是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在两次高倍镜观察之间时间不宜停留过长 |
| D.图丙中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 |
下列对甲、乙、丙三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若甲细胞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随后细胞中可能会出现核膜、核仁 |
| B.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细胞中可能发生染色体着丝点分裂 |
| 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细胞中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
| D.若图丙表示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b组细胞中可能出现四分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