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甲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部分物质流,图乙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倍率和时间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分析,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是通过        进入生物群落,图中“”表示                     ;生态系统能量不循环流动的原因是                           ;物质可以反复利用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经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无机物可被生物群落重新利用。
(2)由图乙可知,种群密度在        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若要使该种群的K值增大,可通过                            实现(写出两种措施)。当种群密度在第10--30年时期内,种内斗争变化趋势是             
(3)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在这一演替过程中,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        的能力;同时也使生态系统        稳定性逐渐增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加热至94℃的目的是使DNA样品的 键断裂,这一过程在生物体细胞内是通过 的作用来完成的。通过分析得出新合成的DNA分子中,A=T,G=C这个事实说明DNA分子的合成遵循
(2)新合成的DNA分子与模板DNA分子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3)通过PCR技术使DNA分子大量复制时,若将一个用15N标记的模板DNA分子(第一代)放入试管中,以14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到第五代时,含15 N标记的DNA分子单链数占全部DNA总单链数的比例为
(4)PCR技术不仅为遗传病的诊断带来了便利,而且改进了检测细菌和病毒的方法。若要检测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你认为可用PCR技术扩增血液中的

A.白细胞 B.病毒蛋白质 C.血浆抗体 D.病毒核酸

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DNA(对照);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亲代)。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继续繁殖两代(I和Ⅱ),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


(1)由实验结果可推测第一代(I)细菌DNA分子中一条链是 ,另一条链是
(2)将第一代(I)细菌转移到含15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将所得到细菌的DNA用同样方法分离,请参照上图,将DNA分子可能出现在试管中的位置在右上图中标出。

将大肠杆菌放在含有同位素15N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后,细菌DNA所有的氮均为15N,它比14N分子密度大。然后将DNA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再移到14N培养基中培养,每隔4 h(相当于分裂繁殖一代的时间)取样一次,测定其不同世代细菌DNA的密度。DNA复制的密度梯度离心试验结果如图所示。

(1)中带含有的氮元素是
(2)如果测定第四代DNA分子密度,15N标记的比例表示为
(3)如果将第一代(全中)DNA链的氢键断裂后再测定密度,它的两条DNA单链在试管中的分布位置应为
(4)上述实验表明,子代DNA合成的方式是

分析下列图表,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B是 ,F是
(2)1个A与C有两种比例关系 ,每个C含有 个D,每个D可以有 种E所组成。
(3)D与A的位置关系是
(4)从分子水平看,D与C的关系是
(5)C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 。D的 主要载体是图中的
,除此之外, 也是D由亲代传给子代的载体。
(6)在E构成的链中间,与一分子G相连接的有 分子的F和 分子的H。
(7)遗传信息是D中 排列顺序。
(8)生物的性状遗传主要是通过A上的 传递给后代,实际上是通过
的排列顺序来传递遗传信息。

某科研小组对禽流感病毒遗传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略
实验目的:探究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活鸡胚、DNA酶、RNA酶。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等量活鸡胚两组,用显微注射技术分别向两组活鸡胚细胞中注射有关物质。
第二步: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第三步:分别从培养后的鸡胚中抽取样品,检测是否产生禽流感病毒。
请将与实验相关的内容填入下表:


注射的物质
实验现象预测
(有无禽流感病毒产生)
相关判断
(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
第一组

如果
如果
是遗传物质
是遗传物质
第二组

如果
如果
是遗传物质
是遗传物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