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甲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部分物质流,图乙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倍率和时间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分析,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是通过        进入生物群落,图中“”表示                     ;生态系统能量不循环流动的原因是                           ;物质可以反复利用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经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无机物可被生物群落重新利用。
(2)由图乙可知,种群密度在        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若要使该种群的K值增大,可通过                            实现(写出两种措施)。当种群密度在第10--30年时期内,种内斗争变化趋势是             
(3)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在这一演替过程中,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        的能力;同时也使生态系统        稳定性逐渐增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种无毒蛇的体表花纹颜色由两对基因(D和d、H和h)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与性别无关。花纹颜色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现有下列三个杂交组合。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野生型×白色,F1的表现型有野生型、橘红色、黑色、白色;
乙:橘红色×橘红色,F1的表现型有橘红色、白色;
丙:黑色×橘红色,F1全部都是野生型。
(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属于假说—演绎法的________阶段,甲组杂交组合中,亲本的基因型是,F1的四种表现型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让甲组中野生型无毒蛇雌雄相互交配,则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
(3)让乙组F1中橘红色无毒蛇与另一纯合黑色无毒蛇杂交,理论上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让丙组F1中雌雄个体交配,后代中表现为橘红色的有120条,那么理论上表现为黑色的杂合体有________条。
(5)野生型与橘红色个体杂交,后代中白色个体所占比例最大的亲本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下图所示为白化病遗传系谱图(有关基因用A、a表示),请据下图回答:

(1)该遗传病________性(显/隐)遗传病。
(2)Ⅱ2和Ⅲ1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Ⅲ2是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Ⅲ3的基因型为________。
(4)若Ⅲ2和Ⅲ3婚配,后代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________,预计他们生一肤色正常男孩的可能性为________。
(5)若Ⅲ2和Ⅲ3已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那么他们再生一个男孩肤色正常的可能性概率是

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1都是显性性状。现选用具有上述性状的6个品种分别与F1进行异花传粉,依次得到以下结果:
品种①×F1→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
品种②×F1→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1∶1∶1
品种③×F1→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1∶0∶0
品种④×F1→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0∶1∶0
品种⑤×F1→全为黄圆
品种⑥×F1→黄圆∶黄皱∶绿圆∶绿皱=3∶0∶1∶0
请分析上述结果,写出这6个品种的基因型:
①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⑤ ________________,⑥ 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仔细阅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____________,母本是__________。
(2)操作①叫__________,操作②叫___________。
(3)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时间上________,操作后应__________。
(4)F1种子种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为高茎,孟德尔把F1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
(5)让F1进行自交,F2植株中出现现象,且比例为

登革热病毒感染蚊子后,可在蚊子唾液腺中大量繁殖。蚊子在叮咬人时将病毒传染给人,可引起病人发热、出血甚至休克。科学家拟用以下方法控制病毒的传播。
(1)将S基因转入蚊子体内,使蚊子的唾液腺细胞大量表达S蛋白,该蛋白可以抑制登革热病毒的复制。为了获得转基因蚊子,需要将携带S基因的载体导入蚊子的________细胞。如果转基因成功,在转基因蚊子体内可检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AABB)。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基因或B基因的胚胎致死。若纯合的雄蚊(AABB)与野生型雌蚊(aabb)交配,F1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________,F2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________。

(3)将S基因分别插入到A、B基因的紧邻位置(如上图),将该纯合的转基因雄蚊释放到野生型群体中,群体中蚊子体内病毒的平均数目会逐代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