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
| 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 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 |
| C.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 | D.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国家与政府的关系:“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这段话
| A.宣传了实业救国思想 | B.反映了社会契约精神 |
| C.抨击了民主革命言论 | D.提出了救亡图存思想 |
下列所示两幅形势图反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变化趋势是
| A.从侧重反帝到侧重反封建 |
| B.从长江流域到黄河流域 |
| C.从农民运动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 D.从局部抵抗到全民族抗争 |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业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
| C.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 D.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
下图是清朝“光绪十七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分票”。下列对其体现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A.是中国最早的股票,开风气之先 |
| B.当时中国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国家 |
| C.是当时中国经济近代化的一种表现 |
| D.中国金融证券业发达,大量企业上市 |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又认为“万里一朔,莫如中华”。据此可以认为魏源
| A.推动了东方国家对西方世界的了解 |
| B.引发了19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学习西方的热潮 |
| C.开始关注西方世界的同时仍然抱持文化优越感 |
| D.在遭受西方列强侵略时不失民族气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