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2010年初,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开该作品。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 A.顾恺之《洛神赋图》 | B.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
| C.王祯《农书》 | D.李贽《焚书》 |
战国时期,各国国君纷纷变法的直接动力是
| A.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 B.想称雄天下的欲望 |
| C.阶级斗争非常尖锐 | D.东周王室日渐衰微 |
下列各项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应是
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②贵族采用新的剥削方式
③私田主人不向国君交纳私田产品
④齐国采用“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实行“初税亩”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③①④② | D.①③④ |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到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的原因有
①井田制的崩溃,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②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
③诸侯“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④私学兴起,学术逐渐下移,“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下列关于庇西特拉图僭主政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凭借武力夺取政权 | B.废除了梭伦的改革成果 |
| C.打击了贵族势力 | D.提高了平民的经济地位 |
下列因果关系的叙述,判断正确的是
前提:梭伦是在雅典城邦的平民与贵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进行政治改革的
结论:梭伦改革能从根本上消除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 A.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 B.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
| C.前提、结论皆正确 | D.前提、结论皆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