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民国时期几类商品所占国内市场比重的变化》表。我们能够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
| 项 目 |
1920年 |
1936年 |
| 农产品 |
45.4% |
45.9% |
| 手工产品 |
32.2% |
25.5% |
| 机器制造品 |
12.9% |
20.5% |
A.自然经济已经完全解体 B.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C.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 D.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这样评价伏尔泰和卢梭:“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当伏尔泰还在为文明与愚昧无知而战斗时,卢梭却已经在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材料指出卢梭相比于伏尔泰思想上最大的不同点是
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②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③提出社会契约论
④提出人民主权学说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①④ |
古希腊一位哲人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这位哲人是
| A.柏拉图 | B.亚里士多德 | C.苏格拉底 | D.普罗塔哥拉 |
下列人物取得的成就被外国学者称为“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世界面貌”的是
| A.李时珍、毕升 | B.毕升、蔡伦 |
| C.蔡伦、郭守敬 | D.李时珍、郭守敬 |
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教授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
| A.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 |
| B.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 |
| C.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
| D.东亚发展既吸取西方文明,又继承儒家文明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我们现在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要参阅
| A.《春秋》 | B.《尚书》 | C.《论语》 | D.《道德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