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一间破屋子,由裱糊匠东贴西补,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裱糊,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等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上述这段话的作者、文中所提到的“破屋子”和“裱糊匠”分别是

A.李鸿章清政府抵抗派
B.李鸿章清政府洋务派
C.曾国藩清政府维新派
D.曾国藩清政府洋务派

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实质

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
C.指出宣传西方启蒙思想的缺陷
D.否定资产阶级宣传启蒙思想的作用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思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卖的,不是批发的。”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符合材料描述的思想特点

A.林则徐 B.曾国藩 C.洪仁玕 D.康有为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
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

下列哪一项不是电视艺术与电影艺术的共同点

A.科技革命的产物
B.让人感受到视觉、听觉的冲击和心灵的启迪
C.充分满足观众的娱乐、资讯等各种日常生活需求
D.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