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做了一个实验:用碘液检验一块干面包,面包变成了蓝紫色;然后咀嚼另一块同样的干面包,并用本尼迪特溶液(可使麦芽糖变成红黄色)检验,结果咀嚼后的面包变成红黄色。于是他得出了结论:面包被咀嚼后,其中的淀粉变成了麦芽糖。作这样的结论不科学在于
A.未检验咀嚼后的面包中是否仍含有淀粉 |
B.未检验唾液中是否含淀粉 |
C.未检验咀嚼前干面包中是否含麦芽糖 |
D.未考虑面包的制作时间的长短 |
现有四种样品:水、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淀粉酶溶液,某学生用三氯乙酸(一种蛋白质变性剂)和碘液正确鉴定出这四种样品,其实验步骤和结果见下表:
样品号 |
1 |
2 |
3 |
4 |
|
第一步 |
加三氯乙酸 |
无变化 |
浑浊 |
无变化 |
浑浊 |
第二步 |
加碘液 |
不变蓝 |
不变蓝 |
变蓝 |
不变蓝 |
第三步 |
取2号样品与3号样品混合,37 ℃保温10 min,加碘液变蓝;取4号样品与3号样品混合,37 ℃保温10 min,加碘液不变蓝 |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1水、2淀粉酶、3淀粉、4蛋白质
B.1淀粉、2蛋白质、3淀粉酶、4水
C.1水、2蛋白质、3淀粉、4淀粉酶
D.1蛋白质、2淀粉酶、3淀粉、4水
右图为细胞结构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不够完整,缺少细胞核等结构 |
B.图中c是指细胞膜,e是指细胞质 |
C.图中b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
D.图中g可以利用h产生的二氧化碳 |
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n条肽链,其中z条是环状多肽,这个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个数为
A.m-n+z | B.m-n-z | C.m-z+n | D.m+z+n |
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的物质基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它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
B.DNA是复制的模板,mRNA是转录的模板 |
C.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
D.葡萄糖存在于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 |
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 |
B.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 |
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 |
D.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