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现有以下牵牛花的四组杂交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A组:红花×红花→红花、蓝花 B组:蓝花×蓝花→红花、蓝花
C组:红花×蓝花→红花、蓝花 D组:红花×红花→全为红花
其中,A组中子代红花数量为298,蓝花数量为101;B、C组未统计数量。
(1)若花色只受—对等位基因控制,则________组和_________组对显隐性的判断正好相反(每空1分)。
(2)有人对实验现象提出了假说:花色性状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相对于A、a是显性,A相对于a为显性。若陔假说正确,则B组同学所用的两个亲代蓝花基因型组合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3)若(2)中所述假说正确,那么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__________种,为了测定其基因型,某人分别用AA和aa对其进行测定。
①若用AA与待测植株杂交,则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用aa与待测植株杂交,则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人员欲培育转基因抗虫水稻,现通过实验将抗虫基因导入水稻后筛选出抗虫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植株(假定抗虫基因插入宿主染色体的部位是随机的,且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基因均正常表达)。对这些植株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中一些抗虫植株体细胞中含两个抗虫基因。为了确定这两个抗虫基因在水稻细胞染色体中的分布情况(不考虑抗虫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具体位置及其所在染色体的编号),研究人员让每株水稻
自交,通过子一代表现型及其分离比进行分析。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对这两个抗虫基因在水稻细胞染色体中的分布情况可做出多种合理的假设,其中的一种假设是:这两个抗虫基因分别位于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那么,除了这种假设外,这样的假设还有种。
(2)如果“这两个抗虫基因分别位于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假设成立,则理论上,子一代中抗虫植株:非抗虫植株=。这一分析所依据的遗传学定律是。
(3)以上所有假设中,子一代抗虫植株比例最高的假设是。
请仔细观察下面图1、图2和图3,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的甲结构所代表的是一个分子结构简图,图中被运输的氨基酸是(脯氨酸密码子为CCG,精氨酸密码子为CGG,丙氨酸密码子为GCC,甘氨酸密码子为GGC),图1中显示了两类碱基互补配对关系,它们发生在之间。
(2)图2中属于人体细胞内所具有的过程是(填序号)。图3可表示细胞正在进行图2中的过程(填序号)。
(3)图2中,与①过程相比,⑤过程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要求模板写在前)。
1955年,科学家通过实验观察到植物叶在光照突然停止之后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他们称之为“二氧化碳的猝发”,后来证实这是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的“呼吸”,称为光呼吸。下面图甲是研究人员实验测得在适宜条件下某植物叶片遮光前吸收CO2的速率和遮光(完全黑暗)后释放CO2的速率(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是指单位面积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CO2的量)。下面图乙表示光合作用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题意分析,在光照条件下,图甲中图形B的面积表示,图形C的面积表示。图乙中,该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发生过程①时固定的CO2可用图甲中图形的面积表示。
(2)图乙中光反应的场所是,a、b物质参与暗反应中的。
(3)在上述实验中,若提高温度、降低光照,则图甲中图形(填“A”或“B”)的面积变小,
图形(填“A”或“B”)的面积增大,原因是。
下面图甲表示人体细胞发生的一系列生命活动,其中A~F表示过程。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图乙表示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其中①~④表示过程,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甲中A过程的方式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B过程表示一个细胞增殖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__________的过程。若这一过程形成了能合成血红蛋白的细胞等一系列分工不同的细胞,则形成的胰岛细胞中________(含有/不含有)血红蛋白基因,_______(能/不能)合成血红蛋白,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G代表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在代谢过程中可通过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作为DNA复制的原料。
(4)据题意分析,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与正常的细胞相比,①~④过程在癌细胞中明显增强的有(填编号)。
(5)发生图甲中D过程,一般是由于环境中的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
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
图1是某雌性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图2是该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及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
图1 图2图3
(1)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图2的_____(填标号)时期。
(2)图1所示细胞对应图2的时期是______,(填标号)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
(3)图2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有__________(填标号~ ),A点的变化可表示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________,该过程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功能。
(4)图3是某同学绘制的曲线图,但是忘记了标明纵坐标:
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则c到d过程细胞中DNA含量________;
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到c过程细胞中染色体数目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