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图中除成熟红细胞外,其余细胞中均有核基因转录的 R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 |
B.网织红细胞仍然能够合成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
C.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
D.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
限制酶MunⅠ和限制酶EcoRⅠ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分别是—C↓AATTG—和—G↓AATTC—。如图表示四种质粒和目的基因,其中,箭头所指部位为限制酶的识别位点,质粒的阴影部分表示标记基因。适于作为图示目的基因载体的质粒是
下图为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是
A.DNA连接酶、限制酶、解旋酶 | B.限制酶、解旋酶、DNA连接酶 |
C.解旋酶、限制酶、DNA连接酶 | D.限制酶、DNA连接酶、解旋酶 |
下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的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种位于X染色体上。调查结果显示,正常女性人群中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分别是1/10000和1/1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调查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及遗传方式时,最好选择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B. 甲、乙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依次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Ⅲ-3的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来源于Ⅰ-1和Ⅰ-2,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来源于Ⅰ-4
D.H如果是男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1/60000和1/200
玉米种子在黑暗中萌发,测定胚芽鞘与幼根中各部分生长素含量,结果如图A所示。切除长势相同的多个玉米胚芽鞘的顶端,然后在其左侧分别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保持在黑暗中12 h。胚芽鞘可能向右弯曲(如图B所示),弯曲角度与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如图C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A的结果说明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
B.调节根尖伸长区细胞伸长生长的生长素来源于胚芽鞘尖端 |
C.图B所示的实验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是为了排除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D.上述实验说明了种子萌发受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共同作用 |
将甲种伞形帽伞藻的A部分与乙种菊花形帽伞藻的B部分(如图)嫁接在一起,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若切除这一帽状体,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为与甲相同的伞形帽。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伞藻细胞均含有多种具膜的细胞器 |
B.中间类型可能同时含甲. 乙两种伞藻的蛋白质 |
C.若再次切除帽状体,长出的帽状体仍为伞形帽 |
D.该实验证明了帽状体的形态建成只受细胞核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