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合成1-丁醇,查阅资料得知一条合成路线:
CO的制备原理:HCOOH
CO↑+H2O,并设计出原料气的制备装置(如下图)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室现有锌粒、稀硝酸、稀盐酸、浓硫酸、2-丙醇,从中选择合适的试剂制备氢气、丙烯。写出制备丙烯的化学方程式: 。
(2)若用以上装置制备干燥纯净的CO,装置中a的作用是 ,装置中b的作用是 ,c中盛装的试剂是 。
(3)制丙烯时,还产生少量SO2、CO2及水蒸气,该小组用以下试剂检验这四种气体,混合气体通过试剂的顺序是 (填序号)
①饱和Na2SO3溶液;②酸性KMnO4溶液;③石灰水;④无水CuSO4;⑤品红溶液
(4)正丁醛经催化加氢得到含少量正丁醛的1-丁醇粗品,为纯化1-丁醇,该小组查阅文献得知:①R—CHO+NaHSO3(饱和)
RCH(OH)SO3Na↓;②沸点:乙醚34℃,
1-丁醇118℃,并设计出如下提纯路线:
试剂1为 ,操作2为 ,操作3为 。
用滴管把新制的氯水逐滴加到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当加到最后一滴时,溶液的红色突然消失.对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有两种推测:①是氯水中的次氯酸的漂白性使它由红色变成无色;②是氯水的酸性(H+)使它由红色变成无色.假设其中一种是正确的.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由实验现象对以上的推测作出判断.
(1)要使用的实验用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进行的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应用如图所示的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其中气体a的主要成分是氯气,杂质是空气和水蒸气.
回答下列问题:
(1)该项研究(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研究目的的直接相关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物质性质的方面来看,这样的实验设计存在着事故隐患,事故表现是___________,请在图中D框中以图的形式表明克服事故隐患的措施.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常温下某非金属氧化物形成的未知气体的成分。该小组成员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持续通入发现浑浊又变澄清,由此该小组成员对气体的成分提出猜想。
【提出猜想】
猜想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验证猜想,该小组设计实验加以探究:
【实验探究】
该小组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将气体从a端通入,则:
(1)B中应该装下列________试剂(填编号)。
| A.NaCl溶液 | B.酸性KMnO4溶液 |
| C.盐酸 | D.澄清石灰水 |
(2)A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该实验,该小组同学观察到以下三个实验现象:
①A中品红溶液褪色 ②C中品红溶液不褪色
③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
(4)由上述现象该小组同学确认该气体的成分为:________。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锌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时,甲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硫;而乙同学认为除二氧化硫气体外,还可能产生氢气。为了验证甲、乙两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锌与浓硫酸共热时产生的气体为X,且该反应装置已略去):
试回答:
(1)上述实验中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还可能产生氢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在安装好装置后,必不可少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可以证明气体X中含有氢气的实验现象是:C中________,D中________。如果撤去装置B,是否还能根据D中的现象判断气体X中含有氢气?
答: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
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
(1)从下图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氮气________、氢气________。
(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氨合成器出来经冷却的气体连续通入乙装置的水中吸收氨,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倒吸,原因是_____________。
(4)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乙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6)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含有H+、OH-、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