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海水质量,其大小取决于盐度、水温和压力。读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A.温度低、盐度较高、密度小 | B.温度高、盐度较高、密度大 |
C.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 | D.温度低、盐度较低、密度大 |
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表层海水的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
B.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 |
C.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低纬地区的海面 |
D.海水密度与洋流运动无关 |
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问题。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起飞的国家中,最典型地反映出这种关系的城市是
A.柏林 | B.伦敦 | C.旧金山 | D.彼得堡 |
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 |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的工业 |
D.可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
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
A.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
B.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增强 |
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不断调整 |
D.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 |
某英国公司打算在印度建一农药厂,这一思路反映了
A.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 |
B.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
C.发达国家把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
D.发展中国家具有比发达国家更好的投资环境 |
人地关系思想按出现时间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适应论、可持续发展论 |
B.适应论、生态论、地理环境决定论 |
C.可持续发展论、地理环境决定论、和谐论 |
D.可持续发展论、和谐论、生态论 |
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很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的热门话题。据此回答问题。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色的物品 |
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 |
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
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
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治病虫害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有10吨小麦,要从哈尔滨送往四川地震灾区,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 B.航空运输 | C.内河运输 | D.公路运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