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如果该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则                

A.当①②表示内力作用时,G为岩浆岩
B.当H为岩浆时,G是沉积岩
C.过程①和②能够引起地形变动,过程③和④不会引起地形变动
D.该循环时间较短时,多发生地质灾害

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关于城市中由书店和书亭组成的商业网点等级体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书店等级低,数目少,彼此距离大  
B.书亭等级高,数目多,彼此距离小 
C.书店等级高,数目少;书亭等级低,数目多 
D.书店位于书亭中央,其服务范围是书亭的3倍

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如下图,读下图回答第9题

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图中甲、乙、丁所代表的功能分区最可能是

A.甲—绿化用地、乙—住宅区、丁—商业区
B.甲—商业区、乙—住宅区、丁—绿化用地
C.甲—住宅区、乙—商业区、丁—绿化用地
D.甲—绿化用地、乙—商业区、丁—住宅区

若该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合理,则该城市的主导风向可能是

A.东风 B.东北风、西南风
C.西北风、东南风 D.西风

读右图“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示意图”完成5-6题。

Y农业生产分布的最优区位范围是:

A.0-20km B.20-80km
C.60-100km D.20-60km

影响X、Y、Z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政策 C.劳动力 D.气候

右图是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3~4问题。

若图中的□、△、▲符号分别代表不同污染程度的工业类型,则▲符号最有可能是

A.轻度污染工业 B.中度污染工业
C.重度污染工业 D.无污染工业

该市计划建设电子仪器厂,你认为最合适的厂址应选择以下四地的何地?

A.甲 B.乙 C.丙 D.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