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和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们像是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却会神秘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图甲中M地附近有20多万亩沙丘。2011年11月,位于M沙地的风力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
材料二 图乙示意鄱阳湖南部地区,PQ铁路线的建成对该区域的铜矿开采、冶炼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1) 湖畔沙丘形成要有“丰富的沙源”、“强劲的风力”,分析M地“强劲的风力”和沙丘的成因。(10分)
(2)简述M地建风力发电站的区位优势。(8分)
(3)据材料二分析铜矿开采及冶炼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6分)
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世界现代纺织业发展历程。
材料二 1978~2005年我国外贸和纺织行业出口额变化趋势。
年份 |
1978 |
1980 |
1990 |
1995 |
1997 |
1998 |
2005 |
外贸出口总额(亿美元) |
98 |
132 |
621 |
1488 |
1828 |
1838 |
7620 |
纺织业出口总额(亿美元) |
24 |
44 |
168 |
380 |
456 |
429 |
1150 |
纺织业出口额占外贸出口额比重(%) |
24.49 |
33.33 |
27.05 |
25.54 |
24.95 |
23.34 |
15.09 |
(1)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新疆大力发展纺织工业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
(2)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大力发展纺织工业的原因是 (多选)( )
A.发展历史悠久,生产技术水平高
B.解决大量的劳动力就业问题
C.成本低,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D.可以为国家赚取大量的外汇
(3)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纺织行业出口额变化趋势。并简述形成这种趋势的原因。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自然村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该自然村等高线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该自然村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最冷月平均气温约10℃,最热月平均气温约28℃;人口密度约550人/平方千米。
(1)该自然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发展该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2)甲、乙、丙、丁四处中,一般情况下商店比较集中的是_______处,理由是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按联合国标准,如果一个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 以上 或≥65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7% 以上 ,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图中左图是我国部分省区年龄≥65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图。
材料二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整体力量来获得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体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立的。下图中右图表示“泛珠三角”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及人口流向示意图。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区有(除辽、豫外):。试分析这些省区老龄化产生的共同原因。
(2)材料二中,区域内人口承载状况大于2的省区通过区域合作,其人口承载状况将___________(变大/变小),试分析其原因。
读1950-2010年世界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开始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时间是
A.20世纪50年代 | B.20世纪70年代 |
C.20世纪80年代 | D.21世纪初 |
(2)在现今世界城市化进程中,一般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占本国总人口的比重(大/小)、增长速度(快/慢);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本国总人口的比重(大/小)、增长速度(快/慢)。
(3)许多发展中国家具有“虚假城市化”的特点,大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有、、等。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读下面框架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①臭氧层空洞;②全球变暖;③酸雨的序号写在图中相应位置(每个序号限填一次)。
(2)将图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进行分类,指出哪些为环境污染、哪些为生态破坏(各举两例)。
环境污染有:、;
生态破坏有:、;
(3)为了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