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其间,双方虽经多次激烈斗争,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终究没有倒下,其首要因素是
| A.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B.共产党的努力工作 |
|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 D.民主人士的从中斡旋 |
诺贝尔获奖者莫言的小说《蛙》,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反映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2011年8月,《蛙》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蛙》的成功直接源于“双百“方针的提出 |
| B.《蛙》的文学特点属于特定时期的“样板文学” |
| C.《蛙》是反映以新中国成立后60年代农村社会生活的“知青文学” |
| D.《蛙》以多端视角呈现历史和现实的复杂苍茫,表达了对生命伦理的思考 |
19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的作品应该属于()
| A.古典主义 | B.浪漫主义 | C.现实主义 | D.现代主义 |
下图是1976年发行的邮票“工农兵上大学”系列中的一张,从所学历史知识来分析,这应该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时期的教育现状()
| A.文化大革命 | B.建国初期 |
| C.社会主义制度形成期 | D.改革开放后 |
1980年电影《庐山恋》一经公映,立即红遍大江南北,经久不衰,剧中悱恻缠绵的爱情故事,令那个时代的人们为之倾倒,可说开创了我国新时期爱情电影的先河。《庐山恋》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爱情电影更能被人们所接受 | B.改革开放后社会需求的正常体现 |
| C.我国综合国力获得显著提高 |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
著名诗人艾青的诗作《蝉的歌》中所蕴含的意境与国家的“双百方针”十分契合,但却在当时遭到严厉地批判,甚至被诬蔑为“反动文人”,这是因为()
| A.民主革命斗争的需要 | B.“双百方针”已经不适合国家发展的需要 |
| C.文化大革命将学术问题异化 | D.《蝉的歌》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