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何传启提出了一个战略设想,简称为“和平鸽”战略。“和平鸽”战略的基本结构是:“和平鸽”的身体前部是亚洲国家联合会(待建),东翼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西翼是亚欧经济合作组织(亚欧会议的升级),身体后部(南方)是南美、大洋州和非洲国家,联合国是“和平鸽”的头部。“和平鸽”的地理概念结构如图所示。以上材料能说明
①中国已经放弃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②中国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③中国正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和平外交
④中国正积极致力于新型的区域合作
A.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 |
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说:“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这一言论说明他()
A.主张“致良知”以成“圣贤” |
B.提倡“格物致知”以求“理” |
C.宣扬“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
D.认为物质享受是“秉赋之自然” |
“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学说 | 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
C.墨子的“兼爱”思想 | D.庄子的“齐物”观点 |
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
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
B.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
C.战国后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
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
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此话说明了:()
A.宗法、礼乐制遭到破坏 | B.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
C.井田制遭到破坏 | D.社会动荡纷争 |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
B.改写了半封建的历史 |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