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不包括
| A.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 B.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 |
| C.改变策略,建立单极世界 | D.中国振兴,第三世界崛起 |
《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实际上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 A.“另起炉灶” |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 C.“一边倒” |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
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庆祝晚会上的主题歌《始终有你》中,有“明艳紫荆风中争胜,找对了路径,花瓣开得繁盛”几句歌词。这里的“路径”主要是指
| A.中英双方谈判的方式 | B.中国以治权换主权的方式 |
| C.“一国两制”的和平方式 | D.英人治港的管理方式 |
1990年,海峡两岸分别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这表明两岸
| A.达成了“一个中国”的共识 | B.直接“二通”的局面终于形成 |
| C.关系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 | D.政府间形成了直接对话机制 |
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
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
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 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
|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
《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
|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D.巩固苏维埃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