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7月,戴高乐总统宣布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2009年3月,法国议会下院表决,决定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这主要说明( )
A.国家利益至上 | B.多极化趋势加强 |
C.法国地位变化 | D.北约生命力旺盛 |
1927年,毛泽东指出:“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这段话意在说明()
A.党中央认识到革命必须重视农民的作用 |
B.农民是检验中国革命成败的决定性力量 |
C.“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思路趋向清晰 |
D.革命队伍中存在着反对农民运动的倾向 |
近代中国著名作家林纾在其小说《荆生》中写道:皖人田其美(指陈独秀)、浙人金心异(指钱玄同)和狄莫(指胡适)三人来陶然亭游览聚会。突然跳出来一个“伟丈夫”荆生,痛骂三人“以禽兽之言,乱吾清听”。小说的结尾处还写道:“如此混浊世界,亦但有田生狄生足以自豪耳!安有荆生?”这说明作者()
A.属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
B.含蓄地反对新文化运动 |
C.以白话文支持文学革命 |
D.把荆生塑造为反派人物 |
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孙中山将民权主义的内容条理化、法典化,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下列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A.《兴中会章程》:“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 |
B.孙中山遗嘱》:“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 |
C.《时局宣言》:“取消一切不平等之条约及特权” |
D.《《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下表中的人物及其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
李鸿章 |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
郑观应 |
“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
章太炎 |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
梁启超 |
“共和政治,非国民的继续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
A.思想启蒙与挽救危亡并重
B.实现中国工业化,自强求富
C.推动中国近代化,挽救民族危机
D.向西方学习,实行民主政治
“就像一个朝廷命官头戴花翎,满脑子‘三纲五常’,身上却穿了一身笔挺的西装。结果,躯干似‘西’,头脑是‘中’,似是而非,不伦不类。”与此评论相符合的是()
A.孔子:“克己复礼” | B.张之洞:“中体西用” |
C.鲁迅:“打倒孔家店” | D.康有为:“托古改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