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一  十年来我国城镇化率(%)

注: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大体为75% —80%,世界平均城镇化率为51%左右;我国过去的城镇化比较注重土地和规模扩张,而人口集聚相对滞后,进城务工人员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公民权利方面,还存在明显的缺失。
表二   2012年我国不同地区城镇化率

 
2012年城镇化率(%)
与2011年相比上升的百分点
东部地区
62.3
1.1
中部地区
48.7
1.8
西部地区
44.5
1.7

材料二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将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力。大力推进城镇化既是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现代化工业国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简要说明大力推进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6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的同时,部分行业出现了投资过热的现象。针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宏观调控。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试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应怎样理解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材料:人类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太空资源对地球的重要意义,各国纷纷发展航天事业,其间充满了坎坷、血泪。1986年1月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起飞后爆炸,7名宇航员殉难蓝天;2003年2月,美国“哥伦比亚号”号航天飞机在返回途中解体,宇航员全部牺牲。然而人类问鼎苍穹的脚步不会停止,她的奥秘会不断的为人类揭示。为了更好的利用太空资源服务于经济建设,我国航天事业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太空深情相吻,标志着我国已经突破第二阶段,掌握了交汇对接和出舱活动为代表的更深层次的技术,深化了对航天工程的认识,为第三阶段的空间站建立奠定了基础。由于中国航天人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和掌握太空前沿技术,严格按照“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七字方针,发挥航天精神,把质量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的生命,使每次发射试验都真正做到了零故障、零差错、零失误。目前我国航天事业稳步发展前进,基本上没有走弯路。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说明,我国航天事业稳步发展前进的原因。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有悠久的历史,历朝历代的仁人志士都不得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已任,前赴后继、临危不惧、保卫祖国。这种精神需要代代相传。当前,我们要利用重要的革命纪念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该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2011年2月9日至2月23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举办。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材料一:目前,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实物和资料毁弃或流失、传承后继乏人、过度开发破坏等问题,对其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材料二:在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内容和形式的陈旧,发展环境艰难。在一次《文化生活》综合探究课上,某班同学对如何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甲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必须全面继承。
乙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落后于时代,应丢掉这些历史包袱。
(1)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何重要意义?
(2)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材料二甲乙观点进行评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