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时,首次提出“中国梦”一词。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道路决定命运。 从“海国图志”,“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建国方略”……中华儿女无不渴望找到民族复兴之路。然而,大都“此路不通”。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经历种种挫折,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找到了“复兴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总量”与“平均”的尴尬反差,“共富”与“个富”的局部失衡,“国强”与“民富”的共同企盼,昭示我们:托起“中国梦”的,不仅是国家的强大、物质的丰沛,还有圆梦的舞台。这个舞台,就是要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唯此,才能拓展“中国梦”的幸福纵深。
“中国梦”照亮的,既是民族国家的共有理想,也有亿万中华儿女个人梦想的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请你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探索出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
(2)有人认为要在“个人奋斗”中达到“自我圆梦”,请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3)请你指出在我国现阶段更要强调“民富”的唯物论和认识论依据,并就如何实现“国强”与“民富”的统一,从《经济生活》的角度提两条建议。
去年1—8月份CPI累计同比上涨4.2%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析食品价格的上涨对居民生活消费的影响。(6分)
材料一:李嘉图认为,商品价格的波动使资本恰好按照必要的数量运行,在没有政府的干预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最为繁荣,需要国家做的全部事情就是避免一切干预。
材料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10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字”基调:灵活审慎,并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注重综合运用减税、扩大中央政府投资等多种手段加大对保障民生、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
(1)材料一反映了李嘉图的什么观点?(2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李嘉图的观点对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启示。(6分)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2011年3月5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与会代表采用按表决器表决的方式,通过了关于确认全国人大常委会接受倪岳峰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会议还分别审议表决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一系列重要报告和决议,大会圆满成功。
(1)结合上述材料,全国人大在与会过程中分别行使了哪些权力?
(2)结合材料,说明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各项活动中是如何坚持民主集中制?
材料一:2011年3月15日河南双汇集团使用瘦肉精猪肉的事实经央视消费者权益日特别节目披露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政府部门早就严令禁止使用“瘦肉精”养猪,但在金钱利益面前,养殖户、猪贩铤而走险,而本应代表政府执法的检疫站、检查站,不仅没有履行执法职责,反而干起了售卖证明、收黑钱的勾当,充当“帮凶”。
材料二:“瘦肉精事件”曝光后,立即引起了广大网民的热议,人们通过网上发贴、微博等形式发表各自的看法和观点,其中不乏对事件的客观分析,对相关部门和企业的指责,当然也出现了一些过于激烈犀利的言辞和不负责任的言论。
(1)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对“检疫站、检查站”的行为进行评析。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看,作为公民参与此类事件应有哪些注意点?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图1 2006-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2 2006-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图3 2006-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图4 2006-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材料二:2010年,我国各地各行业普遍涨薪,最低工资标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受到员工的广泛欢迎,但一些经营者却有这样的担忧:涨薪会加重企业负担,对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1)简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2)联系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生产、劳动与经营”的有关知识,针对企业经营者的担忧进行分析。
(3)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正确认识材料二中员工与经营者对涨薪的不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