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我国及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

材料一: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持久的内生动力。据统计,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这对衣食住行、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形成巨大需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材料二:“今后一二十年我国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将带来投资的大幅增长和消费快速增加,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2012年11月12日李克强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谈城镇化
李克强总理城镇化发展思路框架总结

材料三:城镇化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农民工进城。他们虽然在城镇工作,但在劳动就业、工资福利、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购买等方面并未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为不完全城镇化人口。东部某省某中心镇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求各社区充分发挥社会融合功能,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同历决策过程,促进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和睦相处。
(1)上图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上图及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2)结合材料二,说明李克强总理城镇化发展思路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
(3)结合材料三,说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社区自治和决策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并为农民工成为完全城镇化人口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 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五一刚过,全国各地掀起新一轮菜价上涨的“旋风”,绿豆、大蒜等农产品因价格涨幅过高而备受关注,“豆你玩”、“蒜你狠”也因此而得名。
请问:蔬菜、绿豆、大蒜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人们的消费需求和农产品生产供应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不同时期涌现出来的千千万万先进模范人物,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建立看卓越功勋。他们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材料二一代又一代先进模范人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谱写了如歌如泣的动人赞歌,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崇高品格,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貌。
结合材料,运用有关哲学知识回答:
(1)从人生观角度,谈谈你对“伟大劳模精神”的认识。
(2)从唯物论角度,分析新时期大力弘扬伟大的劳模精神有何重要意义?
(3)从唯物论角度,新时期大力弘扬伟大的劳模精神有何重要意义?

2007年1月27日呼伦贝尔市财政工作会议在海拉尔区召开。会议指出:今年根据呼伦贝尔市经济发展预测,2007年呼伦贝尔市财政总收入有望突破60亿元,实现20%的增长速度。财政支出在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的同时更关注民主,侧重公共服务领域。
请简要回答我国财政具有哪些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规定》之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请问:(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2)为什么毫不动摇地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简要回答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