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新胜利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截止2011年底我国的人均GDP达5432美元
(1)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知识,谈谈对材料一的认识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有了很大提高,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文化创意能力不足,精品难寻,低质量文化产品充斥市场;文化产品价格虚高;文化市场不够规范,文化管理相对滞后。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材料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3)请你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谈谈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思维创新的过程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9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0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0年保持我国经济平衡较快发展具有不少有利条件,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矛盾。全党全国必须统一思想认识,坚定信心,更加周全地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
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对2010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领导。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2010年经济工作总要求中提出: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具体举措,压减落后产能是实现经济结构另一具体举措。但多年来,在地方利益驱使下,却出现越压越增的现象。要使国家的宏观政策得到贯彻,必须从体制和机制上着手,既要增强中央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也要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我国能够增强中央宏观调控权威性的制度支撑。

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有经济学家测算,2010年举办上海世博会将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达到每年0.6%,世博会场馆的建设和投资,将大大促进上海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后续影响将会持续10至15年。
运用国家职能有关知识,说明上海市政府在世博会中的职责。

2009年11月13日,为抵制成都市金牛区对自己房屋的强制拆迁,成都市民唐福珍点火自焚并死亡。敏锐的舆论从一开始就直指要害,从分析是“暴力抗法”还是“暴力拆迁”,到追问“暴力拆迁几时休”。共识基本形成:征地补偿和被征地人要价差距悬殊是拆迁过程的核心问题。针对拆迁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经过两年多的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国务院法制办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拟取代原有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并于2009年1月29日起正式公开征求民意。
合材料,请从公民和国家的角度,谈谈如何解决拆迁中的纠纷。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关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需要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身边的小事做起。
材料一 2009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于9月22日举行,活动倡导人们使用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交通方式,以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同样运送100名乘客,使用公共汽车与使用小汽车相比,道路占用长度减少近9倍,节省油耗5倍,排放的有害气体最多的可降低15倍左右。
材料二为了降低碳的排放,发展低碳经济,2009年11月26日,我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首次提出单位GDP二氧化碳减排量化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则,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
(注:低碳经济是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与传统经济体系相比,在生产和消费中能够节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势头。)
(1)现实生活中,你会选择“ 有车”还是“无车”?清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论证你的选择。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3)节能减排呼唤全民行动,请你举出两个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的事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