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归嵩山作①
(唐)王维
清川带长薄②,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①嵩山:又名嵩高山,在登封县(今属河南省)北,为五岳的中岳。作者开元中期曾隐居于此。②长薄:指随山麓延伸的林木丛。薄,草木丛生。王维与 齐名,皆为盛唐 诗派的代表。
对此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勾勒了一幅“清溪映带绵延丛林、车马行进悠然从容”的图画。 |
B.颈联以“荒城”“古渡”“落日”“秋山”营造出苍茫凄清的意境。 |
C.尾联表达诗人终于归隐嵩山脚下,断绝世俗交往的淡泊情怀。 |
D.从全诗看,诗人的感情经历了从孤寂清冷到萧瑟凄凉再到闲适自得的变化。 |
诗的颔联颇受世人推崇,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卜算子•漫兴
辛弃疾①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②,舍我其谁也。
[注]①因遭小人诬陷,辛弃疾被罢去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官职,赋闲在江西铅山县期思渡附近的瓢泉别墅。此词写于他人生的低潮时期。②力田:乡官名,掌管农事。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①这首诗是王维仕途失意,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作。次年王维即在张九龄的荐举下结束隐居,出任右拾遗。②长薄:绵延的草木丛。③闭关:佛家闭门静修。请简要分析颔联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本诗的前两联、颈联、尾联,所透露出的情感有着细微的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题目。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①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佳人:知心朋友。诗的颔联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柳州开元寺夏雨
吕本中
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
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
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沈浮①。
面如田字②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
【注释】①沈(沉)浮:遗失。②田字:六朝名将李安民“面方如田,封侯状也”。首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颔联写“雨”却不着“雨”字,而句句突出“雨”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尾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浪淘沙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这首词上片叙事,下片抒情。试问上片叙述了什么事?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有人认为“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是篇中的绝妙之笔,试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