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挂在墙上的两个钉子A、B上,另一端与第三条橡皮筋连接,结点为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

①为完成该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________.
a.测量细绳的长度  b.测量橡皮筋的原长
c.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  d.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O的位置
②钉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验证,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作用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实验中,一个学生采取下列做法:
(1)平衡摩擦力时将小桶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使小车作匀速运动
(2)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3)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4)由天平测出装砂小桶和砂的质量m,以及小车的质量M,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直接用公式a=mg/M求出
其中错误的做法是_____(填序号)。
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注意满足的是m_____M。(填“远大于”、“远小于、”或“等于” )

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TOA,TOB和TOC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

A.钩码的个数N1=N2=2,N3=4
B.钩码的个数N1=N3=3,N2=4
C.钩码的个数N1=N2=N3="4"
D.钩码的个数,Nl=3,N2=4,N3=5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应该做好三个方面的记录:

如图所示为接在频率为50Hz的低压交流电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袋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点是依次所选的计数点,但第三个计数点未画出,相邻计数点间均有4个实际打下的点未画出,则由图示数据可求得,该物体的加速度为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打第3个计数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2010年暑假期间,某学校课题研究小组为了撰写关于未知材料电阻率的实践报告,设计了一个测量电阻率的实验方案,可提供的器材有:

A.电流表G,内阻,满偏电流
B.电流表A,内阻约为0.2,量程为0~0.6A
C.螺旋测微器
D.电阻箱

E、滑动变阻器
F、干电池组(3V,0.05
G、一个开关和导线若干
他进行了以下操作:
(1)用多用电表粗测电阻丝的阻值,当用“×10”挡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大,他应该换用________挡(填“×1”或“×100”),换挡后,在再次测量前先要_______,进行一系列正确操作后,指针静止时如图1所示,则电阻丝的阻值约为_________。

(2)用螺旋测微器测电阻丝的直径,其示数部分如图2所示,则该次测量测得直径=____mm。
(3)改装电压表、电流表G与电阻箱串联使用,最大测量电压为3V,则电阻箱的阻值应调为=___________
(4)设计实验电路,根据提供的器材和实验需要,请将图3中电路图补画完整。
(5)实验数据的测量与电阻率的计算,如果电阻丝的长度用L表示,电路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合适位置,电流表G的示数为,电流表A的示数为,请用已知量和测量量写出计算电阻率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甲、乙所示为定性研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的装置,平行板电容器的A板与静电计相连,B板和静电计金属壳都接地,若充电后保证电容器带电量不变,试指出如图所示的情况下,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度变化情况。

(1)正对面积减小时,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度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板间距离增大时,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度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