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下图所示的物质转化关系中,A是海水中含量最丰富的盐,B是常见的无色液体,F在D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H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J是一种乳白色凝胶状沉淀。(部分生成物和部分反应条件未列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电子式为              
形成单质D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形成C、D、F单质的元素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填写元素符号)          
(3)C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最终产物是                        
(4)H的化学式为             H在高温下与碳反应,若转移4mol电子参加反应的碳为        mol。
(5)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6)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有机物的推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8分)如图装置中,容器甲内充入1 mol NO气体,干燥管内装有一定量Na2O2,从A处缓慢通入CO2气体。恒温下,容器甲中活塞缓慢由D向左移动,当移至C处时,容器体积缩小至最小,为原体积的,随着CO2的继续通入,活塞又逐渐向右移动(不考虑活塞的摩擦)

已知当活塞移至C处时,干燥管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了22.4 g。
(1)当活塞移至C处时,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O2气体为_________________L。
(2)当活塞移至C处时,容器甲中NO2转化为N2O4的转化率是多少(注意:本小题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活塞移至C处后,继续通入a mol CO2,此时活塞恰好回至D处,则a值必_________0.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硝酸铜在1000℃时分解:Cu(NO3)2=Cu+2NO2↑+O2,用试管收集一试管气体并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若溶质不扩散,试管内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假设在标准状况下)。
II.工业上生产硝酸铜晶体的流程图如下:

①若保温去铁反应生成气体是NO时,则离子方程式是
②蒸发浓缩时,要用硝酸调节溶液的pH=1,其目的是(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
③如图所示为硝酸铜晶体[Cu(NO3)2·nH2O]的溶解度曲线(温度在30℃前后对应不同的晶体),从图中获取如下信息,不正确的有(填字母)。

a.C点溶液为Cu(NO3)2的不饱和溶液
b.30℃时结晶可析出两种晶体
c.按上述流程最终得到的晶体是Cu(NO3)2·3H2O
d.将A点溶液升温至30℃时,可以析出Cu(NO3)2·3H2O晶体
④某些共价化合物(如H2O、NH3、N2O4等)在液态时发生了微弱的电离,如:2H2OOH+H3O+,则液态NH3电离的方程式是,液态N2O4电离得到电子数相差18的阴阳离子,因此可用Cu与液态N2O4反应制备无水硝酸铜,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4分)三氯氧磷(化学式:POCl3)常用作半导体掺杂剂及光导纤维原料。氯化水解法生产三氯氧磷的流程如下:

(1)氯化水解法生产三氯氧磷的化学方程式为
(2)通过佛尔哈德法可以测定三氯氧磷产品中Cl元素含量,实验步骤如下:
Ⅰ.取a g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待完全水解后加稀硝酸至酸性。
Ⅱ.向锥形瓶中加入0.1000 mol·L-1的AgNO3溶液40.00 mL,使Cl完全沉淀。
Ⅲ.向其中加入2 mL硝基苯,用力摇动,使沉淀表面被有机物覆盖。
Ⅳ.加入指示剂,用c mol·L-1NH4SCN溶液滴定过量Ag+至终点,记下所用体积。
已知:Ksp(AgCl)=3.2×10-10,Ksp(AgSCN)=2×10-12
①滴定选用的指示剂是(选填字母),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a.FeCl2 b.NH4Fe(SO4)2 c.淀粉 d.甲基橙
②实验过程中加入硝基苯的目的是,如无此操作所测Cl元素含量将会 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氯化水解法生产三氯氧磷会产生含磷(主要为H3PO4、H3PO3等)废水。在废水中先加入适量漂白粉,再加入生石灰调节pH将磷元素转化为磷酸的钙盐沉淀并回收。
①在沉淀前先加入适量漂白粉的作用是
②下图是不同条件对磷的沉淀回收率的影响图像。

处理该厂废水最合适的工艺条件为(选填字母)。
a.调节pH=9 b.调节pH=10 c.反应时间30 min d.反应时间120 min
③若处理后的废水中c(PO43)=4×10-7 mol·L-1,溶液中c(Ca2+)=mol·L-1。(已知Ksp[Ca3(PO4)2]=2×10-29

有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其元素特征信息如下表:

(1)写出两种均含A、B、C、F四种元素的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D、E、F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直接用化学式表示)
(3)向Fe和D单质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固体全部溶解。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将产生的沉淀过滤出来,经洗涤、干燥、灼烧后得到一种固体,经称量发现该固体的质量和原混合物的质量恰好相等。则原混合物中D单质的质量分数为
(4)一定量的石灰乳中通入一定量的E单质,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中有三种含E元素的离子,其中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曲线如图所示。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A、B形成的化合物BA在有机合成中用途很广泛。它可以夺取很多化合物中的质子而生成相应的钠的化合物。写出它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某化学探究学习小组同学在实验室中配制100mL 0.5mol/L的Na2CO3溶液。
(1)下列实验步骤是配制溶液所必需的步骤,请使用各步骤的编号按照实验操作时的顺序进行排序(填写各步骤的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溶解 ②定容 ③计算 ④转移 ⑤称量 ⑥洗涤并转移 ⑦反复倒转摇匀
(2)实验中除了需要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
(3)用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配制该溶液需要g,若称取等质量的Na2CO3 ,则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填写偏高、偏低、无影响);
(4)该小组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一张注射用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2O6,相对分子质量为180)溶液的标签,如下图所示:

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2位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