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态文明是文明发展的新形态。生态文明建设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以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材料一
材料二 “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三 2013年元月中旬,我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雾霾之中,尤其是北京,PM2.5一度达700微克/立方米以上。1月12日,北京市环保局继续启动《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除通过各渠道加密发布健康和提醒信息外,将遭遇极重污染过程的区县还将采取党政机关带头停驶公务用车30%等强制措施。对于未来如何减少雾霾对生活的影响,专家建议,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倡导全民参与的绿色出行。
(1)请解读表1和表2所蕴含的经济信息及其内在联系。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建设“美丽中国”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10分)
(2)依据材料二、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在建设“美丽中国”中应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材料一 2013年9月16日,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峰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一场商业和文化融合的盛宴,本次峰会聚焦政府政策沟通、产业投资优化和繁荣中华文化三大重要方向。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增强文化软实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文化产业是面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提出来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能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要更好的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不断创新。
请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国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所体现的唯物论道理。
材料二这些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还很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一般来说,只有当某一产业占GDP比重超过5%时,这一产业才称得上是支柱产业,但2011年文化产业只占2.75。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主要议程之一就是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出必须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有关原理简要说明为什么要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共16分)
材料一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28%,到2030年,人均水资源量将降到1760立方米,按国际标准,人均用量少于1700立方米为用水紧张的国家。我国节水形势严竣,阶梯水价备受青睐,阶梯水价可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缓解用水供需矛盾,增强企业和居民的节水意识。
(1)结合上述材料,请运用“多变的价格”的知识分析实施阶梯水价的合理性
材料二实施阶梯水价是大势所趋,有人认为用水分类要科学,要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广州市用水分类从原来的居民生活、工业、行政事业、经营服务、特种用水类,调整为居民生活、非居民生活、特种用水3类,尤其是包括洗车在内的特种用水价格,则由原来的每吨3.38元提至20元。
(2)联系材料,结合广州市的做法,说说各地在实施阶梯水价时应坚持的方法论原则。(至少答两条,共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能源需求的日益膨胀,由近海走向深海已成为发展海洋能源和经济的必然趋势和重大战略部署。海洋竞争,尤其是深海领域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走向深海已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发展深海高科技是实现我国参与国际深海竞争的关键。“海洋石油981”的投入使用,意味着我国石油深海开采事业翻开新的一页,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发展石油深海开采技术,积极参与竞争的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9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主要内容是明确提出要以政府为主导,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等多种养老服务模式。一是办好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二是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托底的措施。三是完善公共财政补贴支持政策。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国务院重视养老服务业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发展养老服务业。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运用有关知识完成下面的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