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 
梁 衡
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越时空的孤独。
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已将她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但如果只是这两点,还不算最伤最痛,最孤最寒。本来生活中婚变情离者,时时难免;忠臣遭弃,也是代代不绝。更何况她一柔弱女子又生于乱世呢?问题在于她除了遭遇国难、情愁,就连想实现一个普通人的价值,竟也是这样的难。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没有孩子,守着一孤清的小院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她有一孙姓朋友,其小女十岁,极为聪颖。一日孩子来玩时,李清照对她说,你该学点东西,我老了,愿将平生所学相授。不想这孩子脱口说道:“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她觉得一阵晕眩,手扶门框,才使自己勉强没有摔倒。童言无忌,原来在这个社会上有才有情的女子是真正多余啊。而她却一直还奢想什么关心国事、著书立说、传道授业。她收集的文物汗牛充栋,她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到头来却落得个报国无门,情无所托,学无所专,别人看她如同怪异。李清照感到她像是落在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她的心。她像祥林嫂一样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出这首浓缩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
是的,她的国愁、家愁、情愁,还有学业之愁,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所寻寻觅觅的是什么呢?从她的身世和诗词文章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她在寻觅三样东西。一是国家民族的前途。她不愿看到山河破碎,不愿“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在这点上她与同时代的岳飞、陆游及稍后的辛弃疾是相通的。但身为女人,她既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甚至不能像陆、辛那样有政界、文坛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痛拍栏杆。她甚至没有机会和他们交往,只有独自一人愁。二是寻觅幸福的爱情。她曾有过美满的家庭,有过幸福的爱情,但转瞬就破碎了。她也做过再寻觅幸福的梦,但又碎得更惨,甚至身负枷锁,锒铛入狱。还被以“不终晚节”载入史书,生前身后受此奇辱。她能说什么呢?也只有独自一人愁。三是寻觅自身价值。她以非凡的才华和勤奋,又借着爱情的力量,在学术上完成了《金石录》巨著,在词艺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是,那个社会不以为奇,不以为功,连那十岁的小女孩都说“才藻非女子事”,甚至后来陆游为这个孙姓女子写墓志时都认为这话说得好。以陆游这样热血的爱国诗人,也认为“才藻非女子事”,李清照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她只好一人咀嚼自己的凄凉,又是只有一个愁。 
李清照是研究金石学、文化史的,她当然知道从夏商到宋,女子有才藻、有著作的寥若晨星,而词艺绝高的也只有她一人。都说物以稀为贵,而她却被看作异类,是叛逆,是多余。她环顾上下两千年,长夜如磐,风雨如晦,相知有谁?鲁迅有一首为歌女立照的诗:“华灯照宴敞豪门,娇女严妆侍玉尊。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泪痕。”李清照是一个被封建社会役使的歌者,她本在严妆靓容地侍奉着这个社会,但忽然想到她所有的追求都已失落,它所歌唱的无一实现,不由得一阵心酸,只好“佯说黄花与秋风”。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本来,三千年封建社会,来来往往有多少人都在心安理得,随波逐流地生活。你看,北宋仓皇南渡后不是又夹风夹雨,称臣称儿地苟延了152年吗!尽管与李清照同时代的陆游愤怒地喊道:“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但朝中的大人们不是照样做官,照样花天酒地吗?你看,虽生乱世,有多少文人不是照样手摇折扇,歌咏岁月,琴棋书画了一生吗?你看,有多少女性,就像那个孙姓女子一般,不学什么词藻,不追求什么爱情,不是照样生活吗?但是李清照却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行,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从骨子里讲,李清照除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上的坚定外,还追求人格的超俗。她总是清醒地持着一种做人标准,顽强地守着自己的节操。在未遭大难,生活还比较稳定时,已见出她高标准的人格追求。当年赵明诚在莱州做官,她去探亲,见室中读书不多,竟大不悦,作诗曰:“寒窗败几无书吏,公路生平竟如此。”以后世事纷扰,她就更超群拨俗,出污泥而不染。她是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穿越时空,俯视众生的,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寂寞:“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断香残酒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忆秦娥》)有一本书叫《百年孤独》,李清照是千年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她才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还有,她不可能知道,千年之后,到封建社会气数将尽时,才又出了一个与她相知相通的女性——秋瑾,秋瑾回首长夜三千年,也长叹了一声:“秋风秋雨愁煞人!” 
如果李清照像那个孙姓女孩或者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以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她偏偏是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地纺织,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永远高悬于历史的星空。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之中蕴涵执着坚韧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耐得人们百年千年地读下去。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经如淡烟薄雾,可是当我们偶然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寻寻觅觅的美神。 
作者为什么说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越时空的孤独?试根据文章简要回答:
为什么说李清照是“乱世中的美神”?试根据文章回答。
文章四次提到那个“孙姓女子”,其画线的三处作用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用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大智大慧
(俄)盖冒克利德哉
安德莱耶维奇手拿报纸,坐在沙发上打盹儿。突然,有人急促地敲窗,这使安德莱耶维奇有些不知所措,因为他住在八楼,而且他这套房间是没有阳台的。起初,他只当是自己的幻觉。但是,听,敲窗声再次传来。陡然,窗户自动打开,窗台上显现出一个男子的身影,这人穿着长长的白衬衫。(1)
安德莱耶维奇惊恐地暗想:“是个梦游病患者吧,他要把我怎么样?”(2)
那男子从窗台跳到地板上,背后有两个翅膀摆动了一下。接着,他走到沙发跟前,随便地挨着安德莱耶维奇坐下,说:“深夜来访,请您原谅。不过,这是我的工作。有人说我们天使逍遥自在,终日吃喝玩乐,那是胡言乱语。实际上他对我任意欺压,刻薄着呢。” (3)
安德莱耶维奇一下子没弄懂,问:“这个‘他’是谁呀?”天使压低声音回答:“我告诉你吧,是上帝!”“哦,明白了,明白了。那么,上帝或者您,找我有事儿吗?”天使说:“您要知道,我是奉他的命令来找您的。我负责分配上帝所赐的东西,也就是智慧。每个人都应该分配到智慧,或多或少罢了。可是昨天我查明,我一时疏忽,您遭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也就是说,我忘了分配智慧给您。”(4)
安德莱耶维奇怒气冲冲,从沙发上一跃而起:“什么什么!您怎么能够如此粗心大意!快把我应有的一份交给我!别人的我管不着,可我的一份,劳驾,快交给我吧。哼,难道我低人一等?”天使安慰他:“我正是为此而来。我完全承认自己的过错。我尽力弥补,为您效劳。我给您送来的,不仅是智慧,而且是大智大慧!”(5)
天使从怀里取出一只小塑料袋,里面五颜六色,流光溢彩。安德莱耶维奇接过小塑料袋,藏进床头柜的抽屉里,转身说:“谢谢您想起了我!要不然,我就会这么一点智慧也没有、傻头傻脑地混一辈子啦!”天使忙接嘴:“哦,这确实太可怕了!如今全安排好啦!我真为您高兴!现在,您将享受到苦苦怀疑的幸福!”“什么什么?怎样的怀疑?”“苦苦的怀疑。”“这是为什么?非苦不可吗?”“那当然。此外,您还将猛猛地摔跤,飞速地升迁。”安德莱耶维奇没听清楚:“飞速地升迁?那好哇,还有什么?”“猛猛地摔跤!”安德莱耶维奇警觉起来:“唔,那么,还会怎么样?”“您还会由于暂时不被理解的孤立而感到一种崇高的自豪。”“暂时不被理解?您不骗人?的确是暂时的吗?”“当然,暂时的!不过,这段时间可能比您的一生还长得多,但是您将经常具有一种创造的冲动!” (6)
安德莱耶维奇皱眉蹙额地说:“创造的冲动?还有什么?您全爽爽快快说出来吧,别折磨人了。”“哦,还多着呢。也许,甚至要为所抱的信念而牺牲生命,死而无憾!”一定得……得死吗?”“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这是获得人们敬仰的、万世流芳的伟大幸福。”(7)
安德莱耶维奇沉默片刻,使劲地握握天使的手,说:“好吧,谢谢您,感谢之至!”(8)
等天使飞出窗户,安德莱耶维奇就从抽屉里取小塑料袋,准备丢进垃圾通道。转念一想,又下了楼,走进院子,找了个阴暗角落,把一塑料袋大智大慧深深地埋入土中。(9)
12.概括第(1)(2)段所写情境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
13.从全文看,安德莱耶维奇具有哪些个性特征
14.把天使塑造成“随便”而多话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15.安德莱耶维奇最终“把一塑料袋大智大慧深深地埋入土中”,对他的这一行为,你有何看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6.简评本文的写作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日本无人太空实验自由飞行物研究所(Institute for Unmanned Space Experiment Free Flyer )日前表示,日本将在2030年前在太空建造太阳能发电站,通过激光束和微波将电能传送回地球,实现日本清洁能源无限化的梦想。
日本本土能源有限,主要依赖于石油进口,为此日本一直致力于发展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日本政府已经挑选了一些公司,组建了一个研究小组,投入数十亿美元,希望在20年内实现太空太阳能发电的梦想。
这个大胆的计划名为“太空太阳能系统”,即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对地静止轨道上,建立一个由巨大光电盘组成的、面积达方圆数公里的装置。计划参与这一项目的三菱重工的一位研究员说:“因为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而又无限的能源,我们相信这套系统可以帮助解决能源短缺和全球变暖问题。”
太阳能电池能够储存太阳能,并且太空中的太阳能要比地球上至少强五倍,日本将利用激光束或者微波将吸收的太阳能送入地球。无人太空实验自由飞行物研究所发言人说,地面上将树立起巨大的天线,很可能选址在海上或者水库堤坝上。日本研究人员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发电量十亿瓦特的系统,相当于一个中型核电站,但它生产每千瓦电量的成本只有8美分,比目前的成本便宜六倍。
但这项计划也面临很多挑战,包括如何将庞大的系统设施送入太空。自1998年以来,日本就已经开始着手研究这个项目。10月份,日本经济产业省和科学省又为实现这个项目迈进了一大步,他们选择了数家日本高科技企业作为这个项目的合作伙伴,包括三菱重工、NEC、日本富士通公司以及夏普公司。
这个计划被分成多个阶段,到2030年全部完成。日本无人太空实验自由飞行物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员说,在未来几年内,日本将利用本国自主研发的火箭将一颗卫星送入近地轨道,测试利用微波传送能量。大约2020年,将发送和测试发电10兆瓦的巨大的光电结构,接着发射发电量250兆瓦的光电设施。最后在2030年实现太空发电,生产廉价电力的目标。
不过一些研究机构提醒,激光束从太空中照射下来,会将空中的鸟类烤焦,将飞机切成片,这些可能引发公众恐慌。根据他们2004年对1000名日本人的调研发现,激光和微波是普通日本人最担心的词汇。
8.下列对“日本一直致力于发展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主要原因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实现日本清洁能源无限化的梦想。
B..太阳能生产每千瓦电量的成本只有8美分,比目前的成本便宜六倍。
C.日本本土能源有限,主要依赖于石油进口。
D.太阳能电池能够储存太阳能,并且太空中的太阳能要比地球上至少强五倍。
9.下列对“太空太阳能系统”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是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对地静止轨道上,建立一个由巨大光电盘组成的、面积达方圆数公里的装置。
B.日本人相信这套系统可以帮助解决能源短缺和全球变暖问题。
C.利用激光束或者微波将吸收的太阳能送入地球。
D.它会将空中的鸟类烤焦,将飞机切成片,引发了公众恐慌。
10.下列观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日本政府已经挑选了一些公司,组建了一个研究小组,投入数十亿美元,发展太空太阳能。他们在20年内能实现太空太阳能发电的梦想。
B.太空太快太阳能系统将太阳能送人地球时,地面上将树立起巨大的天线,选址是在海上或者水库堤坝上。
C.太空太阳能系统面临很多挑战,包括如何将庞大的系统设施送入太空。
D.在未来几年内,日本将利用本国自主研发的火箭将一颗卫星送入近地轨道,测试利用激光束传送能量。
1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主旨。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俄罗斯科学院生物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工程学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发现,可以把一般的伤风感冒变成治疗癌症的强大“生物武器”。
众所周知,腺病毒能引起最常见的传染病、急性呼吸道疾病和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使咽喉疼痛和红肿,流鼻涕、流泪、发烧。但是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它还能杀死癌细胞。这是美国、德国、英国和俄罗斯的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他们还认为,一些长期重感冒病人的癌症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痊愈正是腺病毒的这一特殊性能所致。也就是说,腺病毒有时还可能是人类的朋友。
这是因为腺病毒的结构特殊,即细胞一般发现不了它们,所以能让腺病毒轻易钻入。但在此过程中,“伤风感冒”会不分青红皂白既杀死癌细胞,也杀死健康细胞。现在问题就出来了:为了杀死或者照医生说的从里面“炸毁”癌细胞,就得有大量的病毒,可病毒过多又会使身体在癌症治愈前垮掉。
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比如说,英国就在想办法除去能使腺病毒隐身起来的基因,使健康细胞能发现并杀死它们,癌细胞却做不到,结果腺病毒在肿瘤内大量繁殖,使其“伤风感冒”,最终将其杀死。英国玛丽娅女王癌病研究中心的专家们用这种方法治愈了几只老鼠,打算今后在人身上做试验。
在其他国家,如俄罗斯,已经开始对感冒病毒进行根本性的改造,除掉里面容许进入所有细胞的基因,其实质就是没收能打开任何一扇大门的“万能钥匙”,就只留下能进入癌细胞的钥匙。此外,还得对病毒补充武装,供给它们能产生所谓坏死效果的脱氧核糖核酸,这是一种能致肿瘤于死命的物质。这样的病毒便能成为带有钥匙和手榴弹的真正杀手。
美国已经开始对“雇佣”腺病毒“杀手”进行初步临床试验,在它们的帮助下,9名肿瘤病人的病情有所好转,他们中有6例肿瘤不再增大。
(选自《百科知识》06年11期)
对于腺病毒的认识和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腺病毒实际上就是一种感冒病毒。
B.腺病毒能引发感冒,能杀死癌细胞,这两者都是美国、德国、英国、俄罗斯的研究人员得出的新结论。
C.人类的好朋友有时也可能包括腺病毒,这从美、德等国家研究人员的观点中可以得到证实。
D.腺病毒之所以能进入癌细胞,是与它独特的结构分不开的。

下列关于世界各国都在寻求解决如何利用腺病毒治愈癌症的对策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英国的对策是除去能使腺病毒隐身起来的基因,使感冒病毒在肿瘤内大量繁殖,最终杀死癌细胞,保全健康细胞
B.俄罗斯则已经开始对感冒病毒进行根本性的改造,使其只携带进入癌细胞的钥匙。
C.俄罗斯除了对病毒进行根本性改造外,还供给它们能产生所谓坏死效果的脱氧核糖核酸,这样的病毒便能进入并杀死癌细胞。
D.美国已经把利用“雇佣”腺病毒“杀手”对付癌症的方法投入临床试验,并成功治愈几例肿瘤患者。

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些长期重感冒病人的癌症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痊愈,正是腺病毒既能引起一些最常见的传染病等疾病,又能杀死癌细胞这一特殊性能所致。
B.为了杀死癌细胞,就得有大量的腺病毒,可病毒又会使身体在癌症治愈前垮掉,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C.英国,俄罗斯的研究方法都是除去腺病毒中的一些基因,改变其结构,以达到利用腺病毒成功治愈癌症的目的。
D.利用伤风病毒的治疗癌症的成绩在当前国际上表现为:英国已治愈了几只老鼠,美国则在人身上收到满意的效果,而其他国家仍处在理论研究阶段。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简单行为疗法改善老年人睡眠
在接受简单行为疗法后,患有失眠症的老年人可能会发现自己更易入睡。他们从这一疗法中了解了调节睡眠的机制、影响睡眠的因素、促进或干扰睡眠的行为。
宾夕法尼亚州睡眠专家发现,在参加过一个简单行为疗法干预疗程的17名老年失眠症患者当中,有12人(71%)睡眠质量提高了,焦虑和沮丧情绪减轻了。9人(53%)在接受治疗后达到了不再被视为失眠症患者的标准。
而在参加“信息控制”小组的18名失眠症患者当中,只有7人(39%)睡眠质量提高了,仅有3人(17%)在到了不再被视为失眠症患者的标准。
安眠药虽然有助于减轻失眠症状,但老年人服用这种药是否安全令人担心。而常规行为疗法比较耗时,一个疗程通常需要6——8周时间。
匹兹堡大学医疗小组推出的简单行为疗法疗程只是一次45分钟的理论课和2周后的一次30分钟的辅助课。
在治疗过程中,受过专业训练的护士会向每位患者提供符合其症状的入睡和熟睡建议。如一定要在感觉到瞌睡后才上床睡觉;除非睡着了,否则不要躺在应酬上;每天定时起床。
据研究人员说,参加了简单行为疗法的患者,总体睡眠质量得到很大的改善,入睡前等待的时间和入睡后醒来的时间都大大缩短。睡眠效率大幅提高。沮丧情绪大为缓解,焦虑情绪略有改善。而参加“信息控制”小组的患者则没有发生上述变化。
(《参考消息》2006年10月6日)
下列对文中改善睡眠的若干疗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研究表明,简单行为疗法对老年人失眠患者疗效显著,能使70%以上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改善。
B.研究表明,参加“信息控制”疗法的患者,总体睡眠质量没有大的改善,睡眠效率也没有大幅提高。
C.安眠药虽有助于减轻失眠症状,但会危害老年人的健康。
D.常规行为疗法耗时长,整个治疗过程需要6——8周的时间。

对老年人发现自己更入睡的可能原因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沮丧情绪降低了。 B.焦虑情绪降低了。
C.上床后很快进了睡眠状态。 D.睡眠时间变长。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对“简单行为疗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简单行为疗法”是一种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睡眠的方法。
B.“简单行为疗法”具有耗时短的特点,疗程只是一次45分钟的理论课和2周后的一次30分钟的辅助课。
C.“简单行为疗法”具有易操作的特点,在治疗过程中,每位患者根据护士的建议,要在感觉到瞌睡后才上床睡觉;除非睡着了,否则不要躺上床上;每天定时起床。
D.“简单行为疗法”在改善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治疗患者的失眠症状方面疗效显著。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诗的含蓄美
吴战垒
古人有“言不尽意”之说,语言本来是传达思想情感的工具,但有些微妙的思想情感, 却不能为语言所曲折尽传;有时一颦一笑,一个流盼,一个手势,其所包含的情意往往比直接说出来的不知丰富多少倍。“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在无言的对视中,彼此的情意都已心照不宣了。
诗歌以抒情见长,诗人深知语言的表达功能和不足之处,他不但力求以言传情,而且善于因难见巧,把“言不尽意”这一语言的表达缺憾,化为“心头无限意,尽在不言中”的抒情技巧,这种技巧就是通常所说的含蓄。诗的含蓄美,在某种意义上正是一种“不言之美”。
司空图在《诗品》中论“含蓄”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所谓“不着一字”,并非什么都不说,而是简练而传神地勾勒几笔,点到即止,极富于暗示性,意在言外,使人涵咏想象而得之。有如绝色美人,淡扫蛾眉,不事艳妆,而自觉风韵天然,楚楚动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峰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只不过就眼前景物略施点染而已,不言离思,而别意之深长已悠然不尽。
含蓄的诗往往不止于所写的一端,而有言外的别旨和风神。“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所写既是杨花,又不仅仅是杨花,而包孕着对风尘沦落的女子的深厚同情;“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所写既是日暮春愁,又不仅仅是日暮春愁,而流露了对国是日非的殷忧和感慨;而且更重要的往往在后面的深层意蕴。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长吉的“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使人感到的也不仅仅是采菊看山和看人弹琴而已,前者的襟怀冲谈和后者的风情旖旎,都流于言外,体现了不同风格的含蓄之美。
由于含蓄之富于暗示性,在表现上以少总多,从无见有,就大大开拓了诗歌的内容涵量,并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余地。一些篇幅短小的诗,如绝句,就特别讲究含蓄,一唱三叹,余味不尽,在寥寥数句中,包孕着丰富的意蕴。如元棋的《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寥落的行宫中,寂寞的红花映衬着白头的宫女,她们在春日无聊之时,正闲话着开元、天宝年间的先皇旧事。这是一幅黯谈而凄凉的图画。作者只是淡谈地勾勒出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人物的情事,引而不发,却意在言外,通过“寥落”、“寂寞”,“白头”、“闲坐”等词,暗示了深长的沧桑盛衰之感。
有些情事或意愿,不宜在诗中正面直说,通过委婉含蓄的手法来表现,则显得雅致大方,别有风神。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从屈原以来形成了以香草美人自喻的抒情传统,后人许多宫怨和闺怨诗,大都借以自伤不遇,在风格手法上不出含蓄一路。
含蓄的诗,由于不作铺陈直叙,而通过淡墨勾勒之笔和曲折比兴之词,追求言外的意趣风神,因而其意象常常带有某种朦胧性和多义性。合蓄的艺术魅力即在于此。厨川白村在《苦闷的象征》中曾引用波特菜尔的散文诗《窗户》说:“从一个开着的窗户外面看进去的人,决不如那看一个关着的窗户的见得事情多。再没有东西更深邃,更神秘,更丰富,更阴晦,更眩惑,胜于一支蜡烛所照的窗户了。”所以厨川白村说:“烛光照着的关闭的窗是作品。”因为这种窗户不像敞开的窗户那样一览无余;它虽然关闭着,但在摇曳的烛光映照下,若明若暗,使人既能窥视,却又不甚分明;在朦胧中格外富有一种诱惑力,诱发人去猜度和想象那窗户里面隐藏着的全部秘密。这境界与诗的含蓄十分相象,李商隐的《无题》诗,就是这种“烛光照着的关闭的窗户”。千百年来,无数读者在窥探这扇窗户,在朦胧中各有所见,但似乎都不能尽其底蕴。含蓄的诗之所以耐人寻味者,大半在于此。苏东坡说:“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所谓“必此诗”,就是说一不二,直白浅露,毫无含蓄蕴藉之致。这是作诗之忌。
(选自《文史知识》)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言不尽意”是语言表达功能的不足,也是构成诗歌含蓄美的条件。
B.含蓄的诗不止着力于所写意象,而且更注重语言后面的深层意蕴。
C.含蓄之富于暗示性源于诗歌意象的朦胧性和多义性。
D.屈原以香草美人自喻是一种委婉含蓄的抒情手法。

E.含蓄的诗格外诱发读者的想象力去窥探诗歌语言之外的底蕴。
本文大量引用名人名言,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引司空图的话,意在具体解释什么叫含蓄。
B.引元稹的诗,意在说明小诗特别讲究含蓄。
C.引厨川白村的话,意在形象论述什么是朦胧。
D.引苏轼的话,意在说明不含蓄的诗都不是好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