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学者贾谊在其《治安策》中宣称:“天下之势,方病大肿。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脚趾)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伸),一二指搐,身虑亡聊(身心担心无法依靠)。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其旨在告诫统治者要
| A.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 B.注意防治结合,消灭传染病源 |
| C.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 D.严惩官吏腐败,加强专制主义 |
“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这种情形出现在( )
| A.唐朝 | B.宋朝 | C.明朝 | D.清朝 |
雍正皇帝在山西巡抚刘与义上奏的折子上批道:“山西人,第一类是经商的,第二类是务农的,第三类是谋入营伍,至中材以下方便之读书入仕,其俗殊属可笑。”其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①当时山西人非常重视商业 ②当时山西人已经厌倦读书入仕 ③雍正皇帝信奉“重农抑商”政策
| A.① | B.①② | C.①③ | D.①②③ |
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下,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这种提水工具最早出现于()
| A.东汉 | B.曹魏 | C.唐朝 | D.北宋 |
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 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 |
| 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
| 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
| D.不利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
(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 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
| 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
| 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
| 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