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反映了
| |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 投资总额 |
28.2 |
38.8 |
18.7 |
16.5 |
23.5 |
| 国家投资 |
23.9 |
–3.1 |
8.1 |
7.9 |
–15.3 |
| 国内贷款 |
47.3 |
97.4 |
25.1 |
31.0 |
9.4 |
| 利用外资 |
6.2 |
29.5 |
44.5 |
32.7 |
45.1 |
| 自筹及其他 |
27.6 |
41.6 |
17.9 |
19.1 |
33.5 |
A.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D.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下图中构成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 A.①③④ | B.①② 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国家福利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 |
| B.福利资金由个人、企业和国家三方共同承担 |
| C.福利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 |
| D.社会福利提高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
二战后,发达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不包括:()
| A.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 B.制定指令性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
| C.减少政府的开支 | D.政府直接采购 |
从苏联经济改革的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正确的认识:()
① 改革也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具有复杂性、艰巨性、曲折性。
②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没有规律可寻。
③改革必须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④社会主义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
| A.① ③ | B.① ④ | C.② ③ | D.② ④ |
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
|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