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
|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
|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
|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
苏俄1922年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有限度地允许农民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力。出租土地的农户多是生产资料(主要是耕畜和农具)不足,承租土地的多是富裕农民。到1927年,出卖劳动力的农民占35%,使用雇佣劳动力的农户占3.2%。对这种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具有富农剥削性质的租佣关系只占很小的部分②使多余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能力充分发挥③扩大了耕地面积,增加了农业产量④也使贫苦农民改善了处境,发展了自己⑤适应了当时农村发展的需要⑥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占领了农村
|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②③④⑤⑥ |
| C.①②③⑤ | D.①②③④⑤ |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的下列决定最具有策略性的是( )
| A.由工人对一切企业生产实行监督 |
| B.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世界大战 |
| C.将银行、铁路、大工业收归国有 |
| D.没收地主土地,无偿地分配给农民使用 |
俄国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向各国发出照会遭协约国拒绝而得到德国的赞同。德国这样做的主要意图是( )
| A.压制国内革命 | B.渴望结束战争 |
| C.进行和平欺骗 | D.摆脱东线战争 |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有( )
①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单独取得胜利②走的是由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③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联④布尔什维克党起了领导作用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 C.①③④ | D.①② |
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对这种时局特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政权②工兵代表苏维埃是武装的革命权力机关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主要的实际的掌握政权的机关④这种局面是暂时的,其中一个必然化为乌有⑤俄国正处于一个不稳定的过渡时期⑥这是列宁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主要依据⑦在一国一定时期内,两个性质对立的政权能够相互妥协、和平共处,在中外历史上空前绝后
| A.①②④⑤⑦ | B.①②③④⑤⑦ |
| C.①②④⑤⑥⑦ | D.①②③④⑤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