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
|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 B.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 D.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
新华社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一些关键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日出东方力挽狂澜灯塔指引星火燎原进京赶考 |
| B.力挽狂澜进京赶考日出东方灯塔指引星火燎原 |
| C.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 |
| D.力挽狂澜日出东方进京赶考星火燎原灯塔指引 |
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 马,我们应该重兵卒,”周恩来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 A.周恩来深谙历史知识 |
| B.放弃炮马,亦和亦战,能扭转中国战局 |
| C.只依靠政府军队抗战 |
| D.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 |
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个外国人说:“一九二七年,老蒋够厉害啦!它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发动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
| B.召开遵义会议,扭转时局 |
| C.找到“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
| D.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
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列宁所指的事件是()
| A.义和团运动 | B.辛亥革命 | C.五四运动 | D.国民革命 |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
|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