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的水运码头十分优良,几十年来没有淤积现象,其原因最可能是
| A.该河段河流含沙量少,淤积少 |
| B.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向右偏,冲刷北岸所致 |
| C.处于河流的凹岸,河水冲刷严重 |
| D.该河段位于三峡峡谷地区,水流湍急 |
化肥厂的原料—--石油通过管道输送到车间是一种比较合理的设计方案,下列关于管道运输优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设备投资少,灵活性好 |
| B.石油不外漏、损耗小 |
| C.连续性强、可以昼夜不停的运输,运量很大 |
| D.平稳安全,管理方便 |
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森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却遭到严重破坏。读图回答问题。
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
| 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当地的降水 |
| 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什么关系 |
| D.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
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①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③④ |
图6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问题:
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交通发达 |
| B.单位面积产量高 |
| C.水热条件好 |
| D.人均耕地面积广 |
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
|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
|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
|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
针对图示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该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
①商品粮基地②商品棉基地③林业基地④畜牧业基地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R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稻种植业 | B.混合农业 | C.商品谷物农业 | D.小麦种植业 |
读晋煤外运图,回答问题。
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干线,由北向南依次是
| 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 |
| B.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 |
| C.神黄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 |
| D.神黄线、大秦线、焦(作)日(照)线 |
对山西省成为我国重要煤炭能源基地的条件,正确描述
的是
| A.煤炭资源丰富,但开采条件一般 |
| B.我国经济发展需求日增,市场广阔 |
| C.地处我国西北地区,交通条件较差 |
| D.煤炭资源开发资金充足,技术先进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读下图,完成问题。
该区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
| A.夏季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
| B.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
| C.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
| D.农业基础好,具有精耕细作的传统 |
该区域农业发展中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 A.不合理灌溉引发泥石流 |
| B.过垦过牧导致土地荒漠化 |
| C.不合理耕作导致洪涝灾害 |
| D.坡地开垦导致水土流失 |
该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问题。
1—耕地 2—居民地 3—湖泊
| 11 |
33 |
33 |
31 |
11 |
| 13 |
33 |
33 |
31 |
22 |
| 31 |
31 |
31 |
11 |
12 |
| 31 |
31 |
11 |
11 |
11 |
| 31 |
11 |
11 |
11 |
11 |
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
|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
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 A.推广蔗基鱼塘 | B.推广水稻种植 |
| 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 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