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为某区域图。甲湖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平均水深700余米,丙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科技文化中心,拥有众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
(1)甲湖被誉为当地的“巨型空调”,试说明原因
(2)分析乙城市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从甲湖调水至乙城存在哪些不利条件?
(3)利用图文信息,简析在丙城投资建厂的有利条件。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D、C两处相比处气温较高, A、D两处相比,白天处气温较高。
(2)图中所示的是天气系统。
(3)若该锋面形成了我国北方的暴雨天气,这时我国盛行季风和季风。
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
交通运输干线类型 |
最大限制坡度 |
公路 |
7%~9% |
铁路 |
3% |
材料2:交通线示意图。
(1)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以 为主,原因是 。
(2)若该地选择了山岳地区主要的交通线,那么从交通线示意图看,在a、b两处弯曲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a处 ,理由 。
b处 ,理由 。
(3该交通线绕道经过甲、乙两地,原因是 。
如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简图”,图中的比例尺是1∶2 000 00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可能会形成冲积扇平原的地方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2)请根据图中等高线与等潜水位线的特征,分别说明甲、乙两处的河流特征。
(3)判断图中A区地形,并说明其在防洪方面的作用。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下面是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2:中国经营报2009年10月17日,在经过两年的激烈讨论之后,在今年12月的哥本哈根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将达成一个新的协定,目的是解决温室气体排放原因、后果问题。
(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4分)
(2)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3分)
(3)当A国盛行西北风时,B国北部盛行什么风,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分)
(4)全球变暖对上述两国会产生什么影响?遏制全球变暖应采取什么措施?(2分)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不会对中国带来什么大变化,但是在几百万年的地质年代中,这个移动量还是很可观的。
材料2:青藏高原地形与地壳厚度示意图。
(1)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重要原因 。
(2)试分析青藏高原移动对本区可能产生的影响 。
(3)从图中可以看出地壳厚度与地势的关系是 ,青藏高原多海拔很高的山脉,为什么其地表特征却是“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4)喜马拉雅山上 作用明显。
(5)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最显著的地质作用是 ,主要自然资源有 。
(6)根据喜马拉雅山脉岩层中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可以确定该地有 (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