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Ⅰ.卤化物和卤酸盐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某小组为探究其中一些盐的性    
质,查阅资料并进行实验。查阅资料如下:
① BrO3 + 6I + 6H+ = 3I2 + Br+ 3H2O    ② 2BrO3 + I2 = 2IO3 + Br2
③ IO3 + 5I + 6H+ = 3I2 + 3H2O ④ 2IO3 + 10Br+ 12H+ = I2 + 5Br2 + 6H2O
实验如下:

步骤
现象
ⅰ.向盛有30 mL 0.2 mol·L-1 KI溶液的锥形瓶中依次滴入几滴淀粉溶液和足量稀硫酸,再用滴定管逐滴加入KBrO3溶液
随着KBrO3溶液滴入,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并逐渐加深,最终保持不变
ⅱ.继续向上述溶液中滴入KBrO3溶液
溶液的蓝色逐渐褪去

 
请回答:
(1)根据资料中的反应①~④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IO3、BrO3、I2、Br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KBrO3溶液与KBr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若用y表示锥形瓶中含碘物质的物质的量 ,用x表示所滴入KBrO3的物质的量,在下图中画出上述整个实验过程中y随x的变化曲线(要求:在图中标出终点坐标)。

Ⅱ.过碳酸钠中含有少量过氧化钠,甲、乙两位同学各称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并用如下图所示仪器测定样品的纯度。仪器的连接顺序:
甲同学:⑤—⑧—③—⑦—④;    乙同学:⑤—③—②。

已知:过碳酸钠(Na2CO4)、过氧化钠分别跟足量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Na2CO4+2H2SO4=2Na2SO4+2CO2↑+O2↑+2H2O;
2Na2O2+2H2SO4=2Na2SO4+O2↑+2H2O。
(1)甲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是____________,他选用的装置________(填序号)是没有必要的。
(2)乙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有人认为按他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的实验结果可能偏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为了测得准确的实验数据,请你将乙同学的实验设计进行改进,写出你所选用仪器的连接顺序(每种仪器最多使用一次,也可以不用):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氯碱工业以电解精制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氯气、氢气、烧碱和氯的含氧酸盐等系列化工产品。下图是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食盐水的示意图,图中的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完成下列填空:
27.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
28.离子交换膜的作用为:
29.精制饱和食盐水从图中位置补充,氢氧化钠溶液从图中位置流出(选填"a"、"b"、"c"或"d")。
30. KCl O 3 可以和草酸( H 2 C 2 O 4 )、硫酸反应生成高效的消毒杀菌剂 Cl O 2 ,还生成 C O 2 KHS O 4 等物质。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1.室温下,0.1 mol/L NaClO 溶液的pH0.1 mol/L N a 2 S O 3 溶液的pH(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浓度均为0.1 mol/L 的 N a 2 S O 3 N a 2 C O 3 的混合溶液中, S O 3 2 C O 3 2 HS O 3 HC O 3 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已知: H 2 S O 3 Ki1=1.54×10-2 Ki2=1.02×10-7
HClO Ki1=2.95×10-8
H 2 C O 3 Ki1=4.3×10-7 Ki2=5.6×10-11

白云石的主要成份是 CaC O 3 ·MgC O 3 ,在我国有大量的分布。以白云石为原料生产的钙镁系列产品有广泛的用途。白云石经煅烧、熔化后得到钙镁的氢氧化物,再经过碳化实现 Ca 2 + Mg 2 + 的分离。碳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 Ca(OH ) 2 +Mg(OH ) 2 +3C O 2 CaC O 3 +Mg(HC O 3 ) 2 + H 2 O 完成下列填空
23. Ca(OH ) 2 的碱性比 Mg(OH ) 2 的碱性(选填"强"或"弱")
Ca(OH ) 2 的溶解度比 Mg(OH ) 2 的溶解度(选填"大"或"小")
24.碳化温度保持在50~60℃。温度偏高不利于碳化反应,原因是。温度偏低也不利于碳化反应,原因是
25.已知某次碳化时溶液中钙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在10 min 到13 min 之内钙离子的反 应速率为。15 min 之后钙离子浓度增大,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6. Mg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Ca 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能量 Mg 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能量(选填"低于"、"高于"或"等于")。

氟在自然界中常以 Ca F 2 的形式存在。
(1)下列关于 Ca F 2 的表述正确的是
a. Ca 2 F 间仅存在静电吸引作用
b. F 的离子半径小于 Cl ,则 Ca F 2 的熔点高于 CaC l 2
c.阴阳离子比为2:1的物质,均与 Ca F 2 晶体构型相同
d. Ca F 2 中的化学键为离子键,因此 Ca F 2 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2) Ca F 2 难溶于水,但可溶于含 Al 3 的溶液中,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已知 Al F 6 3 - 在溶液中可稳定存在。
(3) F 2 通入稀NaOH溶液中可生成 O F 2 O F 2 分子构型为,其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4) F 2 与其他卤素单质反应可以形成卤素互化物,例如 Cl F 3 Br F 3 等。已知反应 C l 2 (g)3 F 2 (g)=2Cl F 3 (g) H=313kJ·mol 1 FF 键的键能为 159kJ·mol 1 ClCl 键的键能为 242kJ·mol 1 ,则 Cl F 3 ClF 键的平均键能为 kJ·mol 1 Cl F 3 的熔、沸点比 Br F 3 (填"高"或"低")。

合金贮氢材料具有优异的吸收氢性能,在配合氢能的开发中起到重要作用。
(1)一定温度下,某贮氢合金( M )的贮氢过程如图所示,纵轴为平衡时氢气的压强(p),横轴表示固相中氢原子与金属原子的个数比( H/M )。

OA 段,氢溶解于 M 中形成固溶体 MHx ,随着氢气压强的增大, H/M 逐惭增大;在 AB 段, MHx 与氢气发生氢化反应生成氢化物 MHy ,氢化反应方程式为: zMHx(s)+ H 2 (g)=zMHy(s)H() ;在 B 点,氢化反应结束,进一步增大氢气压强, H/M 几乎不变。反应(Ⅰ)中 z =(用含x和y的代数式表示)。温度为T1时,2 g 某合金4 min 内吸收氢气240 mL ,吸氢速率 v =mL• g - 1 min。反应的焓变△H0(填">""<"或"=")。
(2)η表示单位质量贮氢合金在氢化反应阶段的最大吸氢量占其总吸氢量的比例,则温度为T1、T2时,η(T1η(T2)(填">""<"或"=")。当反应(Ⅰ)处于图中a点时,保持温度不变,向恒容体系中通入少量氢气,达到平衡后反应(Ⅰ)可能处于图中的点(填"b""c"或"d"),该贮氢合金可通过的方式释放氢气。
(3)贮氢合金 ThN i 5 可催化由 CO H 2 合成 C H 4 的反应,温度为T时,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已知温度为T时: C H 4 (g)+2 H 2 O=C O 2 (g)+4 H 2 (g)H=+165KJmol

CO(g)+ H 2 O(g)=C O 2 (g)+ H 2 (g)H=-41KJmol

利用 LiOH 和钴氧化物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LiOH 可由电解法制备,钴氧化物可通过处理钴渣获得。
(1)利用如图装置电解制备LiOH,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 LiOH LiCl 溶液。 B 极区电解液为溶液(填化学式),阳极电极反应式为,电解过程中 Li+ 电极迁移(填"A"或"B")。

(2)利用钴渣[含 Co(OH ) 3 Fe(OH ) 3 等]制备钴氧化物的工艺流程如下:

Co(OH ) 3 溶解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铁渣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在空气中煅烧 Co C 2 O 4 生成钴氧化物和 C O 2 ,测得充分煅烧后固体质量为 2.41g C O 2 的体积为 1.344L (标准状况),则钴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