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原子半径最小,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且Y和Z可以形成化合物ZY2和ZY3。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上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 |
B.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 |
C.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
D.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
关于小苏打水溶液的表述正确的是
A.存在电离只有HCO3—![]() ![]() |
B.HCO3—的电离程度大于HCO3—的水解程度 |
C.c (Na+) + c (H+)=" c" (HCO3—)+ c (CO32—)+ c (OH—) |
D.c (Na+) =" c" (HCO3—)+ c (CO32—)+ c (H2CO3) |
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反应式中,正确的是
A.钢铁腐蚀时可能发生的正极反应:2H2O + O2 + 4e- = 4OH- |
B.常温下,NaHCO3溶液显碱性:HCO3— + H2O ![]() |
C.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 H++ OH— = H2O |
D.硫酸亚铁酸性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 Fe2+ + H2O2 + 2H+ = Fe3+ + 2H2O |
图甲池和乙池中的四个电极都是惰性材料,请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装置之间没有盐桥,故不能形成电流 |
B.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C2H5OH+16OH--12e-= 2CO+11H2O |
C.一段时间后,乙池d电极周围的溶液呈现棕褐色 |
D.乙池在反应前后溶液的pH不变 |
在一定体积pH = 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pH = 2的NaHSO4溶液,当溶液的pH 恰好为7时,则参加反应的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比是
A.1∶9 | B.1∶1 | C.1∶2 | D.1∶4 |
在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4mol/L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Ba2+、Cl–、NO3– | B.Na+、Ca2+、I–、NO3– |
C.NH4+、Al3+、Br–、SO42– | D.K+、Na+、HCO3–、SO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