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材料三:从文明史观角度看,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16世纪至19世纪早期是人类文明的重大转型时期,这一时期中西文明在相似的经济状态下,其文明发展的轨迹却出现巨大的反差,表现在政治上是“专制化”与“民主化”趋势的强化。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评价新航路开辟。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结合1840—1919年中国历史的发展,说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方面是如何实现转型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西方经济的“相似”之处。指出东、西方(以英美为例)在政治上“巨大反差”的具体表现,并分析“民主化”趋势强化的主要原因。(14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英国内战 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中日邦交正常化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英国是世界现代政治制度的滥觞,其“四大发明”(代议制、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不但为世界政治文明做出了贡献,其渐进式政治改革模式更是确保了英国三百多年的和谐发展。……《权利法案》前的暴力革命为近代英国宪政改革奠定基础。……1689年《权利法案》开启了英国300多年的渐进式宪政改革历史。……1689年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新兴的企业主和中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在法国革命浪潮影响下,英国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企业主中产阶级取得更多议会席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经济迅速发展。……1969年的《人民代表选举法》规定,凡年满18岁的公民,依法均享有选举权。至此,英国自由、平等的普选制才真正确立起来。
——凤凰网
(1)依据材料一简要概括英国宪政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展特点。指出其对人类文明的意义。
材料二美国宪法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人类对于理性政治的追求变成了现实。……但北美大陆有着自己独特的政治经济环境,这里无须负担封建制的沉重包袱,没有与生俱来的等级差别……美国宪法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自其诞生之日起到现在已经经历二百多年的沧桑,但众多的修正案使其仍保持着青春的活力。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美国宪法不可能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作出具体而微的规定,而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它又必须适时调节社会各个利益集团的矛盾,……所以美国宪法不仅仅在于它确立了人民主权、限制政府、联邦制和分权制等一系列原则,更重要的是形成的一种妥协精神,……美国宪法的这种妥协精神对于保证社会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而美国宪法正是具有了这种“谈判”与妥协精神,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形式,从而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2)依据材料二归纳美国1787年宪法特点,(3分)指出对世界积极的意义。4分
材料三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宪法变迁史以“君权宣言”开始,以破坏宪政的“临时条款”结束,历时41年(1908-1949)。其间各类宪法、临时宪法(约法)、宪法草案共15件,……平均约4年出台一部宪法。
……(现行)1982年宪法。……它的最大问题是对经济体制的规定过于僵硬。于是便有三次对它的修改。(1)1988宪法修正案。……增加一款:“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2)1993年宪法修正案……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3)1999年宪法修正案。……内容为:……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问题:依据材料归纳中国宪法的变迁特征。结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谈谈对“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 (钱穆语)的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地方自治的呼声在社会上骤然兴起。
康有为在1902年指出,欧美、日本等国强盛的原因在于实行地方自治,……中国所以“败弱”,原因在于“官代民治”,因此救中国之道,“听地方自治而已”。
梁启超认为,“抑民权之有无,不徒在议院参政也,而尤在地方自治,地方自治之力强者,则其民权必盛,否则必衰”。
某留日学生则认为,“地方自治制最完全者,其实业必最隆起,其国力必最强盛。地方自治制与实业要有密接之关系”,“吾民族欲自发达其实业……非亟亟趋向于地方自治之规模而进行不可”。
——据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一卷、马小泉《晚清新式绅商的公民意识与政治参与》等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以上三人对地方自治问题论述的不同角度,并概括由此反映的时代背景。(请勿在此作答)
材料二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请勿在此作答)
材料三而儒家以孝弟二字为二千年来专制政治、家族制度联结之根干,贯彻始终而不可动摇。使宗法社会牵制军国社会,不克完全发达,其流毒诚不减于洪水猛兽矣。
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一九一五年七月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表格

背景
主张
评价
(请勿在此作答)
儒家思想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批判儒家思想。
(请勿在此作答)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材料一在古代罗马,丝绸之价竟贵比黄金。丝绸贸易已成为古代世界最大宗的贸易。即使是在罗马帝国极西端的英伦海岛,丝绸的流行也不亚于中国的洛阳。为了获取丝货等物,罗马每年的花费不下一亿赛斯太斯(罗马货币)。当中国丝绸源源西进的时候,西方的物品与信息,也传入中国。佛教通过这条商路传到中国。在大量吸收中国丝货的同时,罗马人的优质纺织品也运来中国,其棉、毛织物畅销中国。
——摘编自何芳川《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
(1)依据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承载东西方丝绸贸易商路的形成。结合材料一分析东西方丝绸贸易的影响。(6分)(请勿在此作答)
材料二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自己寻找粮食)。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致灭亡。……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后嗣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
——《贞观政要》卷8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统治者和唐太宗在粮食安全问题上的不同的认识和政策,并说明其不同的后果。(8分)(请勿在此作答)
材料三

明清两代扬州经济的代表性行业
漕运
长江中下游各产粮省份的皇粮国税均必须经此北上,扬州钞关的税收额在明清两代一直位居全国前八名之内。
盐运
全国最大的两淮盐场(苏北沿海)所产官盐在此集散,转运全国最广的食盐销售区——长江中上游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省(所谓扬子四岸)销售。
金融
大量盐商聚集带动了扬州银庄的发展,使之成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资本最为集中的地区,规模最大的金融中心。
文娱
隋唐以来娱乐业是扬州的支柱型产业,明清时期书画家从业者以清代中期扬州八怪最富盛名,是“士大夫必游五都会”之一。
手工业
以印刷、漆器制造等为代表。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归纳明清时期扬州繁荣的相关因素。(请勿在此作答)
材料四扬州地理位置靠近上海,曾有“小小上海赛扬州”之说,直至1908年沪宁铁路和1912年津浦铁路修通后,扬州逐步沦为地区性城市。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时期,上海超越扬州的原因
(请勿在此作答)

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雅典的民主制更是影响深远。请回答:
材料一: “……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解决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所有公职人员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择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制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1)材料中的描述,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特点?
材料二:“……是通过抽签从数个部落中各选数十人组成的。每数十人为一组轮流执政,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2)此段描述,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特点?
(3)雅典民主制创造出了一系列民主的运作方式,请列举两例。
(4)谈谈你对雅典民主制积极意义的理解。(6分)

国家机构的设置及其运作,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解读下列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机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6分)


(1)从历史演变看,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A.图1图2图3图4 B.图2图4图1图3
C.图3图4图1图2 D.图4图2图3图1

(2)图1、图3、图4所示的中央政府架构,分别是哪个皇帝当政时确立或形成的?
图1_____________,图3______________,图4__________________
(3)从历史演变看,四幅示意图揭示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基本特征?
(4)请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