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汉大兴兵伐匈奴,山东水旱,贫民流徙,皆仰给县官,县官空虚。……于是天子遣使,虚郡国仓廪以赈贫。犹不足,又募豪富人相假贷。……(富商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黎民重困。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吴王擅鄣海泽,邓通专西山……奸猾交通山海之际,恐生大奸。夫理国之道,除秽锄豪,然后百姓均平,各安其宇。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增而用足。
——西汉桑弘羊《盐铁论》
材料三 [注:公元前81年(汉昭帝始元六年)旧历二月,朝廷从全国各地召集“贤良文学”之士60多人到京城长安,与以丞相车千秋和御史大夫桑弘羊为首的政府官员共同讨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后人把这次会议称为盐铁会议。
所谓盐铁议者,起始元中,征文学、贤良,问以治乱,皆对愿罢郡国盐、铁、酒榷、均输,务本抑末,毋与天下争利,然后化可兴。御史大夫桑弘羊以为此乃所以安边境,制四夷,国家大业,不可废也。 ——《汉书·车千秋传》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汉代“盐铁官营”政策的背景。
(2)盐铁会议上有哪两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你对两种观点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吕留良是清初有名的思想家,……他主张君臣的关系应如朋友,又主张严“华夷”之别,认为孔子赞扬管仲的“攘夷狄”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据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雍正……多次发布谕旨,并把这些谕旨刊刻公布,称《大义觉迷录》。其中极力驳斥传统的华夷之辨,认为……华夷都是一家人,“三代以上之有苗、荆楚、猃狁,即今湖南、湖北、山西,在今日而目为夷狄可乎?”舜为东夷之人,周文王为西夷之人,“本朝之为满洲,犹中国之有籍贯,”满汉是一体的。对人的看法、评价应以五伦为准则,而不应该以民族来区分。“惟有德者可为天下君。我朝肇基东土,德教宏敷,仰承天命,为中外生民之主,为臣民者不得以华夏而有异心。”
——据戴逸主编《简明清史》
材料三案发,吕(留良)被戮尸示众。族人、门生被斩首、流放,或为奴婢。
——据李洵等主编《明清史》
回答:
⑴分析材料一,说明吕留良的主张所包含的基本思想。
⑵根据材料二,指出雍正的主要观点及其实质。其主张有一定积极意义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⑶上述材料反映了清初社会存在着什么突出问题?清政府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中期,我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突出变化?概述这一变化的表现,并说明你对这一变化过程的主要认识。
战国时期尽管有许多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但商业仍较前代发达。试指出这些不利因素,同时分析此时商业较前代发达的主要原因和积极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党纲领如下: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2、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3、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4、联合第三国际。……
——据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英文译稿〉(1921年7月)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家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据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2年7月)
回答:
评述材料一的主要内容。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一,分别说明中共“二大”对于“一大”的继承性和发展性,并分析其原因。
基辛格在《大外交》一书中写到:“尼克松及其顾问不认为把共产党视为敌友兼具的对象去对待有任何矛盾之处。”试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处理与中、苏、越等国之间关系的实例,说明美国政府是如何实践这一理念的。分析美国政府这样做的原因并简要评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