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创新是一种文化品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20世纪的世界进程中出现了许多冠以“新”概念的历史元素,如俄国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20世纪末的一次改革使中国迈进了社会主义新时期。
【材料三】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长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署了煤钢联营协定,由此开辟了由经济合作入手的解决欧洲统一问题的新途径。从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环境看,走此途径,也是有共同基础的。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立的欧共体,向着经济政治联盟的方向发展。1991年底,欧共体12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首脑会议上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欧洲联盟”。     
——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史》
【材料四】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欧共体在推进经济一体化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共同体内部的农业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别,农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因此各国有不同的利益要求。比、卢和联邦德国三国农业不发达,对实行共同农业政策比较冷淡;而农业较发达的法、意、荷则积极主张实行共同农业政策。
——岳麓版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教材
阅读上述材料并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英国“全新的政体”和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有何创新?请结合所学,概括说明两国确立不同政治制度的主要原因。
(2)试简要概括材料二中三个历史元素的“新”之所在。并概括这些“新”的共同点?
(3)欧洲一体化是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创新,正朝着“努力使欧洲成为一种政治力量,一种社会,经济,文化力量”的方向发展。请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欧共体在实现共同农业政策上有何创新举措?欧洲的联合给当今世界带来什么启迪?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英国内战 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多极化趋势加强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对古今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对策》
材料二: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儒家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材料三: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于1994年12月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回答:
(1)依据材料一,董仲舒提出了什么主张,此主张是在什么条件下提出的?
(2)根据材料二, 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
(4)阅读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内容思考今天我们应如何对待儒家思想?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材料一:“世界史若就其确切意义而言,并不是由所有各自独立、彼此间缺乏普遍联系或共同目的的民族史和国家史汇集而成的,也不是由大量时常以枯燥无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事件堆积而成的。……尽管世界上诸民族或者为时间、事件所分隔,或者为高山、大海所分隔,但世界史必须将所有民族的历史集合为一体,将它们统一成一个协调匀称的整体,并将它们谱成一首壮丽的诗。”
——尼古拉·果戈理(转摘自斯塔福利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墨西哥反全球化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冲突
材料三: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从1986年7月10日,我国政府正式提出申请要求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地位,到中国正式入世经历了15年的谈判,黑头发都谈成了白头发。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15、16世纪,世界开始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整体。这一时期哪些重大活动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2分)
(2)结合材料二,假如你是一名反对经济全球化的成员,试述你的理由。
(3)阅读材料三,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何影响?
(4)结合材料一二三,说说应该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

政治民主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重要趋势,也是古今人们的重要追求。
材料一: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是什么?有何局限?
(2)读材料二,辛亥革命对近代民主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三,现代民主与古代民主有何不同?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说明要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土耳其;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因而“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民族”。他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并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材料二基辛格曾在美国尼克松政府中担任国务卿。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谈到60、70年代美国所面临的局势:“我们正处在一个令人痛苦的调整时期,来适应世界政治的深刻变化;我们不得不面对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新的需要这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我相信,我们国家的不安情绪的最深刻的原因,是这样一种人们还只是模糊地觉察到的认识:我们正变得像其他国家一样,需要承认我们的力量虽大,但还是有限度的。我们的能力和我们的问题相比,再也不是无限的了;相反,无论是在才智上,还是在物质上,我们都必须规定一个轻重缓急。”



伊拉克战争

材料三“布什主义”,是指布什政府从共和党保守主义和现实主义思想出发,奉行“共和党色彩的国际主义”路线,在国家安全政策和对外交往中遵循“美国利益至上”和“以实力求和平”两大原则,在对待恐怖主义和谋求核武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不友好国家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政策,在全球地缘战略格局上以更具进攻性的军事部署为基础,采用强硬和保守的态度追求美国的国家利益。

回答问题:
(1)据材料—概括指出杜鲁门主义的核心。文中所说的“转折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2)对比材料一、二,指出美国的对外政策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分析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外政策有何变化?综合材料一、二、三分析美国不同时期对外政策调整的原因?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彻底结束了1000多年的封建统治,揭开了法国历史上崭新的一页,由此法国进入了资本主义确立和发展的新时期。辛亥革命前夜,中国对世界各国“革命史”的介绍中,法国革命占有重要的地位……译文除了介绍法国大革命之外,还介绍了卢骚(卢梭)的《民约论》等宣传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著述。
——据于沛《近代早期中国对世界历史的认识》
问题: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社会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卢梭的主张。卢梭的主张和法国大革命对辛亥革命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3)如果将辛亥革命与法国大革命相比较,两者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