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纲要为中国勾画出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受到了各界瞩目。“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
材料一:
中国居民消费率与OECD平均消费率对比情况
注:①居民消费率是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②OECD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包括了几乎所有发达国家。
材料二: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但在收入分配中出现了一些问题。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之差是2.57倍,到2009年达到3.33倍;2000年,我国行业最高人均工资水平是行业最低人均工资水平的2.63倍,到2005年已增至4.88倍,而国际上公认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合理水平在3倍左右;2008年西部的贵州与东部的浙江人均GDP之比为1∶3.3。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4分)
(2) 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什么内在的经济联系?结合材料,并说明如何利用财政、税收来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6分)
(3)有人认为:“讲效率就没了公平,讲公平就没了效率”请就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代表了社会先进文化发展方lPJ和高雅、健康文化情趣的文化产品,通常被人们叫做“主溺律作品”。一般说来,由官方或专家精心组织创作的、严格贯彻了主导思想内容的“主旋律作品”,按理说属于社会和大众文化的精品,正是社会大众所亟须的。然而,它们有时却难以得到应有的社会反响。除极少数精品能够在大众中引起轰动和流传以外,多数反而不如品位差得多的流行文化那样能够普遍得到群众自发的响应,在无行政力量支持的情况下,它们甚至吸引不到更多的观众和读者,显得缺少足够的竞争力,其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效益之比也不理想。
(1)“主旋律作品”应该是什么样的作品?
(2)多数“主旋律作品”为什么吸引不到更多的观众和读者?
(3)怎么样才能创作出富有更大活力和竞争力的“主旋律作品”?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发展的认识经历了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三个文明建设”再到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五个统筹““四位一体”的变化过程。
请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角度分析上述材料并指出它对我们发现和发展真理的启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因此,必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有益经验,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全面推进;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有序竞争机制的形成;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促进社会和谐。
问题:用矛盾分析法分析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现状及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应该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广西凌云县按照“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的思路,狠抓产业发展关键措施落实。根据市场和价格因素适当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优势产品和特色产业;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努力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种养水平,借助 “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等措施,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强化农民技能水平。通过上述措施为该县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问题:分析该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思路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
近年来,农家乐旅游红遍赣北大地,使人看到乡村旅游的诱人前景。江西九江市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一流、田园风光优美,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优势十分明显。当地政府根据该市乡村旅游资源特点,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遇,重点打造“接待服务型”“农事参与型”“休闲度假型”“文化参与型”四大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努力把九江乡村旅游打造成中国乡村旅游的品牌,成为九江市旅游产品的新卖点、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
问题:该地政府发展旅游业是如何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