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是建立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基础上的。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发展生产力,支持新兴产业发展;不断健全工资长效增长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养老和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出台多项政策,稳定食品、住房等百姓生活必需品的价格。
结合材料,用生产与消费和影响消费的因素的有关知识分析政府采取相关措施的依据。
截至2009年年初,国务院法制办对市县依法行政状况进行的调查显示,我国行政决策新机制逐步完善,公民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依法决策相结合的模式开始形成,越来越多的公民有序参与政府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进一步增强。各地各部门不断探索,把行政决策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轨道。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什么政治意义?
(2)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参与民主决策?
近年来,在国际文化大潮的影响和部分商家的炒作下,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狂欢节等“洋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元宵、端午、清明、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则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为此,一些有识之士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号召人们“抵制洋节,驱除西方文化的不利影响”,维护和振兴我国的传统文化。
针对这种现象,高二某班同学以“有必要抵制洋节吗?”为主题,准备组织一次辩论会。
(1)假定你是正方的主辩手,你方的观点是什么?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陈述你的理由。
(2)假定你是反方的主辩手,你方的观点是什么?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陈述你的理由。
44年前,一名普通战士在即将爆炸的炸药包前纵身一跃,维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实现了自己的豪迈誓言:“我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一个伟大的名字——王杰,在神州大地广为传颂,成为那个年代人们心中的一座丰碑。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现实意义在于,它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万万不能缺少自己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力量对于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作用,是无论怎么估计都不过分的。英雄王杰用生命铸就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激励着亿万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阔步前进!
(1)王杰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有什么关系?
(2)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你对弘扬民族精神的看法。
2009年8月14日,作家冯骥才来到云冈石窟所在地,参加“中国雕塑之都”新云冈计划时表达了下列观点:
“作为历史文化艺术的创造者,如果老百姓都不知道先辈创造的文化艺术,那我们的文化传承就会断裂,就会失落,这将是一个很大的悲哀。作为今天的社会文明建设者,我们有责任把我们的历史文化香火传延下去。”
在他的提议下,大同市已经开始实施“中国雕塑之都”新云冈计划:体现“传承”与“创造”的双重特征,创造一个与传统文化相媲美、相传承的现代雕塑艺术城市。
运用文化生活有关教育的知识,结合上述观点,说明我们该如何把“历史文化香火传延下去”。
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继纺织、轻工等规划之后的第十一大产业振兴规划。国家将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等,并开展相应活动。将从降低准入门槛,加大政府投入,落实税收政策,加大金融支持等方面予以支持。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依据。(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