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一回应”曾是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强调挑战一刺激一机遇一进步的关
系。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模式的对应关系的一组是
|
外部的冲击 |
中国的回应 |
A |
鸦片战争 |
开启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近代化运动 |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太平天国政权提出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 |
C |
甲午中日战争 |
清廷实施军事改革,知识界与民众展开救亡图存斗争 |
D |
八国联军侵华 |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海王星的发现是根据
A.哥白尼日心说的推算 | B.牛顿力学理论的推测 |
C.法拉第学说的计算 | D.爱因斯坦对时间、空间属性的揭示 |
19世纪60年代,欧洲工人运动呈现出的特点是
①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②出现了两大对立阶级间第一次伟大战斗
③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④欧洲工人运动实现了国际联合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近代化学的创始人是
A.波义耳 | B.哈维 | C.门捷列夫 | D.拉瓦锡 |
1861年农奴制改革对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最大作用是
A.解放农奴,提供大量劳动力 | B.赎买份地,有利于资本积累 |
C.实施改革,建立了民主制度 | D.发布法令,开创了法治体系 |
1912年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触冰山沉没,所幸有600多人获救。这是因为当时运用了
A.雷达技术 | B.声纳技术 | C.无线电技术 | D.卫星通讯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