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
|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成 |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
梁启超曾这样评价孔子:“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这主要反映
| A.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内涵丰富 | B.儒家思想融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 |
| C.儒家学说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 | D.儒学对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的作用 |
明末清初,李贽提出了“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观点,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这说明他们都
| A.反对君主专制 | B.追求自由平等 |
| C.挑战传统儒学 | D.倡导工商皆本 |
“开始把世界本原、社会、人生融为一体,使中国传统思维中有了更强的思辨色彩,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对后世有重大影响。”这评价的应是
| A.荀子思想 | B.董仲舒新儒学 |
| C.宋明理学 | D.维新思潮 |
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A. 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
| B.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 |
| 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
D. 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
·顺命》中说:“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汉武帝对此言论十分欣赏,主要是其有利于
| A.光大儒家 | B.恢复礼乐秩序 |
| C.建立教育体系 | D.加强专制集权 |